对联诗词与戏曲的关系 对联诗词与戏曲( 二 )


这首诗差不多是最著名的连珠诗了 。诗中紧紧抓住白云这一形象,体现隐者的情怀,表达了对刘十六生活方式的敬仰和羡慕 。
连珠手法的运用,让这首诗的意象一气呵成,行云流水,很有韵味 。阅读这首诗,仿佛听到民歌的歌唱,感受到自然之美,感受到人与自然的一种和谐关系 。而这种自然感,恰恰是在连珠手法基础上生发出来的 。
第2首,李白《忆秦娥》: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 。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
这首词被誉为“遂关千古登临之口”,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尤其是有一种苍凉开阔的大气象,乃是千古名篇 。
这其中,连珠手法的运用,让思古的情绪一唱三叹,跌宕起伏,具有类似杜甫那种“顿挫”之感,加深了情感的酝酿,所以也就加强了情感的感人力度 。
第3首,苏轼《菩萨蛮·回文》:落花闲院春衫薄,薄衫春院闲花落 。迟日恨依依,依依恨日迟 。梦回莺舌弄,弄舌莺回梦 。邮便问人羞,羞人问便邮 。
这是一首回文词,同样也可以称为连珠词 。在某种程度上,回文就是连珠 。苏东坡对于回文诗词颇为喜爱,一生创作了许多回文诗词 。
这种回文与连珠的方式,虽然是文字游戏,但是却可以锻炼才思,提高诗词感悟,为苏轼的经典诗词作了基础的铺垫 。
这首词将女子那种因为爱情而不顾娇羞地“奋不顾身感”与思念情郎的“迫不及待感”给描摹了出来,因为连珠的运用而显得情志昂然,半遮半掩,非常有味道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