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新
3月1日,郑州成为第一个取消“认房又认贷”的热点城市,这是否意味着涉房金融政策基调改变了?房地产调控的基调也逆转了?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

文章插图
回溯过去,房地产行业确实出现过过度金融化的迹象 。一是开发商缺乏自律,深陷资本逐利,依赖金融杠杆扩张规模,部分房企剔除预收账款的资产负债率动辄就超过80%红线,为触发债务违约风险埋下隐患;二是违规资金进入楼市,引发投资投机行为,导致住房偏离“住”的属性 。
政策调控一直围绕遏制房地产“过度金融化”,最深入的理念是“房住不炒” 。2016年以来,监管层以此为主基调推出多种配套政策,连续六年,从未动摇 。
近年来,监管部门强化联动机制,以“政策组合拳”出击,动态调节金融杠杆,正在改变行业粗放式经营模式,引导地产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住房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
个人金融层面,合理控制商业银行对个人按揭房贷的投放节奏,实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落实LPR报价利率等;企业层面,“三道红线”融资新规出台,降低有息负债增速,合理控制房企负债,明股实债等财务粉饰手段不再能蒙混过关;金融机构监管方面,严查经营贷等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持续整治涉房资金乱象 。
其结果正如日前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所说,房地产泡沫化金融化势头已得到根本性扭转 。
2021年四季度以来,金融信贷政策开始适度放宽 。降准、降息、加快放贷、并购贷(不纳入“三道红线”)、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新规等政策相继登场 。在“因城实策”背景下,多个城市降首付、降利率,继续激活合理购房需求,化解房企债务风险,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市场预期,带动了市场筑底修复 。
但是,当下多地实施“宽信贷”政策,并不意味着要重走依赖高金融杠杆发展的老路 。相反在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前提下,想要稳住宏观经济大盘,需要“稳中有度”调节房地产金融杠杆 。
那么,调节房地产金融杠杆如何实现“稳中有度”?
谨防“一刀切”、不因循守旧,以引导房地产回归居住本源为主线,“适度”为标尺,动态调整 。阶段性放宽并不意味着大水漫灌和全面放松;去金融化式收紧,“去”的是过高的金融杠杆、违规进入楼市的资金,以及楼市虚热的泡沫 。
底线思维明确,最终目标是保障购房人的合法权益,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以及稳妥实施房地产行业长效机制 。在政策坚持连续性、稳定性和精准性的调整中,“稳中有度”从来都是主旋律 。
- 农村老话说“五十九岁死
- 如何快速涨粉一万 怎样才能涨粉2000
- 套路女生的小段子 套路小段子
- 女儿离婚了我弄了她怎么办
- “Willy Ronis Par Willy Ronis--永恒的巴黎”--维利·罗尼经典摄影作品展
- 碧瑶与张小凡的故事 碧瑶与张小凡
- 阴雨霏霏下一句 阴雨霏霏
- 密码锁的宣传语 密码锁品牌推广语
- 加快推广生态种植促农业高质量发展
- 一图读懂“小蓝花”——特医食品专属标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