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没有宽带怎么弄wifi( 二 )


基于这些基本的工作模式,多个路由器之间可以形成AP AC,以及Mesh这两种组网方式,达到无缝覆盖,自动漫游的效果 。
2.1 路由模式
绝大多数无线路由器都工作在这种模式之下,同时使用了路由器的无线接入功能和路由功能 。
最常见的用法是,路由器WAN口连接入户光猫,并设置PPPoE拨号上网并提供各种路由及安全防护功能 。为了熊孩子的未来,上面还可以配置多种上网管控策略,如IP地址,网址,应用访问的限制等 。
对应地,路由器的无线接入功能则负责发射Wi-Fi信号组成无线局域网WLAN,进行全屋无线信号覆盖 。接入WLAN和连接有线LAN口的多个设备位于同一个局域网内,拥有相同的网段,可以直接进行内网通信 。
此外,还可以把路由器用WAN口和上级路由器的LAN口连接起来,形成二级路由,就可以配置两个网段的内网,以及两个不同的Wi-Fi名称(配成一样的也行) 。
这种组网无法实现两个路由器之间的无缝漫游,一个Wi-Fi信号减弱并切换到另一个过程伴随IP地址的变化,网络中断感觉明显 。
2.2 AP模式
AP就是指接入点(Access Point) 。顾名思义,工作在这种模式下的路由器只有接入功能,并没有用到路由功能,因此就不提路由二字了,直接叫做接入点 。
接入点没有路由功能,并不代表路由功能就不存在,只是由另一台路由器来承担了而已 。也就是说,AP模式下的路由器无法独立完成上网重任,需要跟另外一台路由器协作,多用于覆盖的扩展 。
AP模式有3个子模式:AP模式(套娃),中继模式,桥接模式 。
2.2.1 AP模式
启用AP模式的路由器通过网线和上级路由器连接,仅有接入功能作为无线覆盖扩展(用作主力覆盖也可以),路由和DHCP等功能由上级路由器完成 。因此接入AP的手机或者电脑和上级路由器处于同一网段,可直接互通 。
AP的无线网络名称(SSID)和密码可以独立设置,跟上级路由器的相同或者不同都行 。如果Wi-Fi名称的设置不同,两个设备之间肯定是没法无缝漫游的,只能是一个信号太弱断开之后再连另一个,或者手动连接 。
就算把这些AP设置为相同的SSID,看似家里只有一个Wi-Fi信号,但实际上AP和主路由的无线信号缺乏交互,配置和管理比较麻烦,也是无法实现无缝漫游的 。
这种组网下的AP功能完善,每个节点都要分别配置,相互独立工作,因此叫做“胖AP(Fat AP)” 。
胖AP们虎踞龙盘,没有统一的管理,各自的覆盖之间也无法漫游,在家里数量少了还能凑合用,在商场,机场这些超大空间,需要的AP数量极其庞大,就只能另请高明了 。
2.2.2 AP AC组网
既然胖AP不好管理,我们可以把它再进行拆分,只保留最基本的接入功能,将配置管理功能独立出来,组建为一个全新的设备:接入控制器(Access Controller,AC),普遍简称作AC 。
AC负责管理所有的AP,只要在AC上进行统一配置,就可以自动同步到所有的AP节点,并且所有AP的工作状态都可以在AC上进行实时监控,维护起来也非常方便 。这种状态的AP只需要好好干活就行,其他啥都不用管,当然也就没啥花花肠子了,因此叫做“瘦AP(Fit AP)” 。
更重要的是,通过让AP们支持802.11k/v/r协议,就可以实现AP间的无缝漫游了 。
802.11k:无线资源测量协议,可帮助终端快速搜索附近可作为漫游目标的AP 。
802.11v:无线网络管理协议,用来解决AP之间的负荷均衡,以及终端节电等功能 。
802.11r:快速漫游协议,用于加速手机或者电脑在漫游时的认证流程 。
上述漫游协议需要路由器和手机同时支持才能正常工作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