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直播带货 带货500万的俞敏洪

俞敏洪抖音带货首秀
俞敏洪终究走上了“前员工”罗永浩的老路 。
12月28日晚,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在抖音进行了首场带货直播,主要售卖农产品 。

俞敏洪直播带货 带货500万的俞敏洪

文章插图
之所以选择卖农产品,是因为俞敏洪本就出生于农村,有着农民的乡土情结 。他说,希望新东方微薄的力量,助农扶农,顺带宣传农村文化,让外地打工的人回到农村 。
然而,俞老师的想法虽好,但现实却不尽如人意 。直播间里的观众远没有想象中热情 。比起俞敏洪推销的商品,他们反而更关注他身上穿的那件“东方甄选”卫衣 。
新抖数据显示,这场直播最终成交额只有490.84万元,对于俞敏洪这样的“重量级”人物来说,算不上太高 。
巧合的是,在俞敏洪直播当晚,罗永浩直播间也在直播带货,总销售额超2000万元 。这还是罗永浩本人不在直播间,不然差距会更大 。
更不用说,去年4月1日罗永浩在抖音直播带货首秀,带货总交易额高达1.1亿元,并且在之后一年多的时间里都是“抖音一哥”的存在 。
按理说,俞敏洪的名气并不比罗永浩低,口才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但为什么直播效果却相差悬殊,只有罗永浩的1/20呢?
文人俞敏洪,粗人罗永浩
俞敏洪和罗永浩最大的区别,在于一个是文人,一个是粗人 。
首先从选品上看,主打农产品便显示出了俞敏洪那“忧国忧民”的文人风骨 。
要知道,农产品在抖音上算不得热门品类,化妆品、零食、电子产品随便选一个都比农产品好卖,可作为“新手”的俞敏洪一上来就选择了“困难”难度 。
而且,俞敏洪一再强调这场直播具有“公益”性质,很多农产品比市场上的同类产品要贵不少 。这使得有一部分粉丝真心想支持俞敏洪,但看到价格却止住了脚步 。
反观罗永浩,首场带货直播的选品可谓“大杂烩”,从自己熟知的小米手机到不甚了解的欧莱雅男士洗面奶,几乎是“来者不拒”,什么好卖卖什么 。
再看直播风格,俞敏洪暴露了一个严重的问题:始终没有把自己代入到“主播”的新角色里,依旧停留在“老师”旧角色中 。
看了俞敏洪直播的人想必都有印象,俞敏洪直播中曾多次化身“地理老师”,手拿着A4纸地图,向观众介绍农产品原产地的自然地貌和风土人情 。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在介绍肃南高原富硒藜麦和新疆库尔勒香梨的背景时,俞敏洪甚至还念了两句诗 。于是,网友们把这种直播风格形容为“上课式带货” 。
“上课式带货”固然有趣,但对提升销量没什么帮助,甚至还有负作用 。观众看直播是来买货的,而不是看俞老师说教的,关注的重点在商品,不在人 。
一个合格的主播,应该把观众的注意力往商品上引,自己只应起到“旁白”的作用,切不可成为直播的“主角” 。俞敏洪的“文人”特质,此刻却成了他的绊脚石 。
那么,为什么罗永浩能迅速适应直播间的氛围呢?因为他从来不是个文人,而是个粗人 。
罗永浩天生不是读书的料,高二就辍了学,到社会上打拼,尝试过各种职业 。经历丰富的他做事向来不拘一格,甚至可以说是简单粗暴 。比如当年质疑西门子冰箱质量问题,罗永浩二话不说抡起锤子就砸,尽显“粗人”本色 。
但结果证明,直播行业需要的就是这种“粗人” 。因为身上有市井气,才更平易近人,才能博得观众的好感 。
所以,文人俞敏洪,成不了粗人罗永浩 。
放不下体面,卖不好货
俞敏洪带货效果不理想的另一个原因,是他无法放下身为新东方缔造者的“体面”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