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在九泉心无愧 , 勤政清明复清明 。
晋文公将血书藏入袖中 。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 。为了纪念介子推 , 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 , 在山上建立祠堂 , 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 , 晓谕全国 , 每年这天禁忌烟火 , 只吃寒食 。
【清明节是法定节假日吗是否有三倍 清明节是法定节假日吗】走时 , 他伐了一段烧焦的柳木 , 到宫中做了双木屐 , 每天望着它叹道:“悲哉足下 。”“足下”是古人下级对上级或同辈之间相互尊敬的称呼 , 据说就是来源于此 。
第二年 , 晋文公领着群臣 , 素服徒步登山祭奠 , 表示哀悼 。行至坟前 , 只见那棵老柳树死树复活 , 绿枝千条 , 随风飘舞 。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 , 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 。他敬重地走到跟前 , 珍爱地掐了一下枝 , 编了一个圈儿戴在头上 。祭扫后 , 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 , 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 。
以后 , 晋文公常把血书带在身边 , 作为鞭策自己执政的座右铭 。他勤政清明 , 励精图治 , 把国家治理得很好 。
此后 , 晋国的百姓得以安居乐业 , 对有功不居、不图富贵的介子推非常怀念 。每逢他死的那天 , 大家禁止烟火来表示纪念 。还用面粉和着枣泥 , 捏成燕子的模样 , 用杨柳条串起来 , 插在门上 , 召唤他的灵魂 , 这东西叫“之推燕”(介子推亦作介之推) 。此后 , 寒食、清明成了全国百姓的隆重节日 。每逢寒食 , 人们即不生火做饭 , 只吃冷食 。在北方 , 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枣饼、麦糕等;在南方 , 则多为青团和糯米糖藕 。每届清明 , 人们把柳条编成圈儿戴在头上 , 把柳条枝插在房前屋后 , 以示怀念 。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 , 除了讲究禁火、扫墓 , 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 。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 , 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 , 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 , 以锻炼身体 。因此 , 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的悲酸泪 , 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 , 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
荡秋千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 。秋千 , 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 。它的历史很古老 , 最早叫千秋 , 后为了避忌讳 , 改为秋千 。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 , 再栓上彩带做成 。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 。打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 , 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 , 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
鞠是一种皮球 , 球皮用皮革做成 , 球内用毛塞紧 。蹴鞠 , 就是用足去踢球 。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 。相传是黄帝发明的 , 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
踏青又叫春游 。古时叫探春、寻春等 。三月清明 , 春回大地 , 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 正是郊游的好时光 。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
植树:清明前后 , 春阳照临 , 春阳照临 , 春雨飞洒 , 种植树苗成活率高 , 成长快 。因此 , 自古以来 , 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 。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 。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 。1979年 , 每年三月十二日为我国植树节 。这对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开展绿化祖国的活动 , 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
- 单方承诺合同是有效的吗
- 违法停车告知单56条规定内容是什么
- 有关爱情的座右铭 耐人寻味的爱情座右铭
- 交强险是否只伤不残赔误工费
- 去虾线最简单的方法是什么 去虾线最简单的方法
- 相亲男每天打卡式联系是什么心理 相亲男每天打卡式联系
- 报告王爷王妃是只猫王爷小七五年前的故事哪能看
- 网络传播权是否受版权保护
- 无生命体征是不是死了 无生命体征还有救吗
- 前任的英文为什么是ex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