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秋天 , 乡村旧貌换新颜 。桂林乡高校写生基地桂林村和横坑村投入运营 。但直到第一波师生要离开时 , 危靖华的心结才慢慢打开 。那一天 , 危靖华看到一幅幅学生作品 , 惊喜得满身艺术细胞好似被激活一样 。在这些水墨画里 , 那些几十年朝夕相伴的老屋、廊桥和小巷都变得古朴而纯美 , 那些看起来颤巍巍的笋仓、斑驳破旧的泥巴墙 , 在学生笔下反而更有神采 。
当“土掉渣”搭上“文艺范” , 危靖华开始相信 , 美在于发现 , 家乡美在于源源不断地挖掘和写意 。
冬日里 , 福建武夷学院90名美术专业师生赶到桂林乡采风写生 。危靖华一边招呼学生入住宿舍 , 一边告诉新华网记者 , 经过3年的建设和推广 , 桂林乡的写生基地已形成3条线路:以“绿”为主题的殳山景点 , “古”为主题的横坑古村、惠林老村、桂林老街景点 , 以“红”为主题的余山老区村、上岚老区村景点 。“这3条线路的写生景点各有特色 , 景点基本不重样 。”危靖华说 , 前来写生的师生 , 一般会选2处景点 , 各自待三五天 。
安顿师生们住下 , 危靖华开上面包车 , 准备下山采购开伙的蔬菜和鲜肉 。车在路上颠簸 , 危靖华的“账目”却是算得愈发精细 。他告诉记者 , 如今乡里将师生住宿、吃饭事宜都发包给村民运营 。“每人每天收费是50元 , 一年10万人次 , 再乘以天数是笔不小的收入 。”危靖华还提到 , 这些年写生乡持续火爆 , 村里的民宿、农家乐也逐步兴起 , 甚至村里老人制作的斗笠、竹篓和板凳也深受青睐 。
来自桂林乡政府的统计数据 , 创办写生基地三年间 , 这两个写生基地已与国内50多所高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 每年的接待人次都在十万人以上 。当地成立3家公司、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9家生态农场 , 带动275个农户就业 。写生基地的村民除传统农业生产外 , 加上经营、务工 , 年收入比以往翻了一番 , 人均达到2万余元 。
桂林乡将打造成“福建写生第一乡” , 其创建提升工程也仍在进行当中 。据介绍 , 这些年 , 当地在5个写生基地村新建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设施 , 新建了一批旅游公厕 , 建成游客服务中心及健身公园、百果花园、水上乐园等三个主题公园 。
昔日的贫困村 , 如今正在脱贫致富的征途上快步前行 。

文章插图
古民居泛黄的泥墙 , 是师生写生作品中常见的素材 。肖和勇 摄

文章插图
桂林村古民居群 。肖和勇摄

文章插图
桂林村写生古街上的民居 。肖和勇 摄

文章插图
【邵武道峰山 邵武上岚风水大桥】桂林村写生古街修葺一新 , 溪边铺设了污水收集管道 , 村民生活污水不排入溪中 。肖和勇 摄
- 淘宝数字藏品 你知道数字藏品吗
- 2021牛年农历十月初五出生的家道丰实
- 女生适合做房地产渠道专员吗
- 你知道折纸飞镖的折法吗
- 卫生间怎么装修比较有档次
- 找服务行业工作有哪些渠道 找服务行业工作有哪些
- 三伏贴可以用艾灸代替吗
- 红绿灯路口实线变道扣分吗
- 75度酒精可以擦家具吗
- 五台山风水格局 五峰山风景图片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