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英九前面的一人是谁 马英九 儿子( 二 )


法律系是当时台湾大学最受考生青睐的学科 。而马英九所以放弃政治系而直接投考了法律系,起因于父亲马鹤凌的一次谈话 。马鹤凌告诉心爱的儿子说:“当年我之所以从湖南湘潭的老家逃出来,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咱们家与人争讼失败 。因为你祖父好不容易靠辛苦挣得来的薄田,等他刚刚死后,居然就遭了几个恶霸的强占 。你祖母她老人家哪里肯咽下这口气?于是她就和那几个十恶不赦的恶棍打起了官司 。本来理在咱们一方,可是那几个地主靠着手里有钱,买通了当地一个有名的讼棍 。这场官司一直打了两年,最后不但被人强占的那些土地没有收回来,还让那些刀笔邪神般的讼棍折腾得家道中落 。所以,我早就在想,如果我的儿子将来考上大学,一定要让他做一个律师!”
“律师?律师不就是您从前经常对我骂起的湖南讼棍吗?”马英九当时是以困惑茫然的目光面对父亲 。他不明白自己在高中加入国民党时,总是对他谈起政治和前途的父亲,为什么在自己人生的关键时刻给他指明一条从没有想过的路——当律师!
“是的,英九,律师在民国早间就被人称为讼棍 。咱们家的老一辈也就是吃了讼棍的亏 。你祖母当年就因为有讼棍的作恶,最后才眼看着一场有理的官司败诉了 。唉,所以说讼棍是最最可恶的 。”马鹤凌见儿子对投考台湾大学法律系毫无兴趣,又郑重地指点说,“我让你将来当律师,当然不希望你也成为一个讼棍,甚至成为不讲信义、只图金钱的讼棍,我是希望你成为一个为社会弱者和平民百姓仗义执言的律师 。在台湾目前这种社会现状里,与其让你进入官场从政,不如做一个为民主持正义的律师 。律师在我眼里就像医生一样,他可以救人 。因为平民所要争得的正义和真理,有时就因为有律师的帮助才会失而复得 。所以,我劝你放弃政治系,将来学成以后挂牌当律师吧!”
马英九在少年和青年时,始终都以其父马鹤凌的言行为楷模 。他知道出身苦而学识渊博的父亲所以在战争年代从大陆来到台湾,是由于战争和他对湖南湘潭老家土地官司败诉后万念俱灰的抗争;而来到台湾当局机关供职却始终不曾得到飞黄腾达的机会,都因为马鹤凌对政治的麻木与对官场的陌生 。在这种情况下他理解并接受了父亲的指点,报考了台湾大学法律系 。
1970年夏天,马英九在台湾大学法律系读书时,虽然他早已对将来毕业从政没有任何奢念,不过他做梦也不会想到,就在这里他意外结识一个后来在他从政生涯中起到至关重要作用的人 。他就是蒋经国的三儿子蒋孝勇 。
那是一个星期六的午后,整个台大校园里静悄悄的,大部分学生在这一天都离开学校返回家中与家人共度周末了 。马英九因为要写一篇专业论文,一人来到位于台大湖畔的图书馆,他想在那里查阅一些相关资料 。平时人满为患的偌大阅览室里,此时没有几个借书的学生 。马英九把一本厚厚的《国际期货贸易纠纷案辩护词》拿到桌前,准备利用这恬静的下午,把所有需要参考的资料都抄录下来 。那时的台湾大学尚无影印设备,学生们需要资料只能自己动手抄录 。就在他埋头抄录英文文件的时候,忽听有人对他说:“看来你的英文十分娴熟,不知能不能帮我把这几个单词翻译过来?”
马英九抬头一看,原来说话的是早就坐在对面的一个穿咖啡色西装的年轻人,看其年龄,似乎比自己年长一点 。清癯而瘦削的面颊、高高的鼻梁和一双含着微微笑意的眼睛,是马英九对他的第一印象 。马英九当时并不知道这个青年是哪个系的,只是觉得他肯定是新来台大不久的学生 。他有些疑惑:一个年龄比自己稍长几岁的人,为什么比他考进这所大学还要晚些?他也不便多打听,只是感到对面那张微笑的面庞有一种亲昵感 。于是马英九笑了笑,说:“其实我的英文刚刚起步,许多单词都要翻英语词典才能正确地译出来 。不过,我可以试试看,如果我译错了,请你千万不要怪罪才好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