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开始自购自己的理财产品

今年开始实行新规,银行理财立即出现2000多只理财产品亏损让投资者很惊讶,能取出来的钱相信大多数已经赎回 。如今的理财已经不是以前的理财,新规把风险推给投资者,投资者用脚投票作为回应,如果新规不改相信银行理财产品将寿终正寝 。
自从这次银行理财割韭菜事件之后,投资者受到了打击和警醒,到期后立刻马上赎回,人们逃离理财后,造成了大量理财产品无人过问,银行只能自购 。所以理财不能跟风,这是钓饵 。否则它一拉鱼钩,你不是又成它的盘中鱼了吗?
银行用自有资金购买自家理财产品,跟上市公司公告在二级市场回购自家的流通股,目的是一样的,以为客户会跟风购买该款理财产品 。殊不知这样的戏法早就老套了 。尤其变着法骗客户买理财产品,还不如老老实实面对客户,对没有到期的产品不再瞎表虚亏,实实在在把真实的理财产品赢利公布给客户 。客户不管什么时候查看理财产品信息,看到的都是放心 。到期兑现在原承诺的给付范围100%土2%幅度内,客户也会理解信任你银行,银行也没有刚性兑付,这叫双赢 。现在弄出一个不伦不类的回购自家产品,只能说明银行的管理者脑子挺幼稚的,实际根本不会起作用 。如果你银行有钱,还不如直接办信托公司好了 。劝银行不要瞎想,认真为客户着想,理财产品自然会有人来买的,老百姓会给你免费宣传的,你银行尽管朝南坐着数钱就是了 。

银行开始自购自己的理财产品

文章插图
对于银行非保本的,也就是净值型理财,说三遍不要买、不要买、不要买!
原因:1.银行的基金经理水平远不如基金公司的水平 。2.银行的理财是定期,市场波动了也没法灵活买卖 。3.购买的理财不透明!
建议去银行就选择保本保收益的产品,利率低点也不要买净值型!
银行自购自己的产品,如同左手倒右手,外人还是一头雾水,所以还是别掺和了!
【银行开始自购自己的理财产品】感觉没有必要跟风 。很多保险公司的保险套路就是让员工自己或者员工亲属购买保险,完成每个月的“业绩指标” 。
理财产品我们老百姓都是外行 。我本人就成曾进过这样坑:
一次,我去银行存钱,被理财经理锁定为“目标”:
当时,那个理财产品给出的优惠政策是,赠送50万人身意外保险 。
保险费的支出方式是,每年存款一万,连续缴存5年,连本带利,10年之后支取 。
当时被这个理财经理游说的晕晕乎乎,他把这个产品说的天花乱坠,而自己当时单存的想法是:要不也存款,既然是银行卖的理财产品,一定靠谱,就不假思索地认购了 。
结果,就相当于这几万块钱被银行“借”去10年……
俗话说,一等智商经商,二等智商从政 。
做买卖的,都是人精 。
跟银行办事,想赚银行的钱,是我们想得太天真了……
反正我是不会再买工商银行理财了,我买了好几个银行理财,就只有工行亏的最离谱 。
一朝踩井绳,十年怕蛇咬!
银行自购自已的理财产品,一是作秀;二是诱导,意味着:老乡,别走…!我前些年投P2P,很惨痛!去年买了银行R2R3级理财ⅩXw,很悲哀!坚决不跟风,反之,只有关灯吃面!
2022年1月1日起资管新规正式实施,结果在这仅仅几个月期间,就出现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理财产品纷纷出现亏损本金的情况,连过去比较保守的银行理财产品也不例外 。到目前为止,中低风险级别的银行理财产品有将近2000只亏损,一方面让投资者大感意外,另外一方面投资者纷纷追问为什么?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