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员身亡 快递员“大逃亡”背后

年后以来,快递行业问题百出,在“圆通倒闭”的传言中达到了顶点 。快递员被打、拖欠工资、加盟网点资金断裂、快递员转行送外卖……行业野蛮生长背后深层隐忧不断浮现,而更悲哀的是这场“舆论暴力”背后没有赢家 。
在电商和新零售的不断刺激下,2016年全国快递包裹超300亿件(全球约700亿件/年),快递业务收入超4000亿元 。2017年物流行业将迎来百花齐放的格局,智慧物流、跨境物流、同城配送、物流大数据平台、零担平台、云仓平台、物流投资……有关数据也预测2020年中国物流行业市场规模或达到360万亿元 。
采访人员试图从2017年开年乱象切入,回顾一下2016年至今中国物流行业那些钱、人、事……行业高速发展下亟待转型变革,快递公司该从2016年接连上市的喜悦中醒醒了 。

快递员身亡 快递员“大逃亡”背后

文章插图
2017年新风向:乱象挡不住资本加持,上市仍是年度关键词
最近,有关“快递员辞职都去送外卖了,圆通可能要倒闭了?”的言论、文章铺天盖地,从而牵涉出圆通拖欠运营商货款、多网点停工等一系列问题 。对此,圆通很快站出来辟谣并整改,此后又出现工作人员威胁恐吓报道者……这剧情几番急转直下、一波三折,堪比连续剧 。
刚刚完成借壳上市,在A股市场叱咤风云、市值700多亿的圆通,真的倒闭肯定不至于,但是因为采取加盟运营的模式,运营商管理混乱确实是一直存在的痼疾 。上市的品牌效应如同一把双刃剑,品牌获得背书的同时壁垒要求自然也更高,2017年这上市后的开局之年,即便刨除快递员转行送外卖、春节返乡未归等客观因素,身价超450亿的喻渭蛟夫妇管理的圆通无论如何也难辞其咎 。
圆通的问题是行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快递企业纷纷加速上市,却依旧只是在做着价格战,低价竞争、盲目扩张,尤其是加盟式的快递企业,经营模式缺陷,导致一线员工完全享受不到公司发展红利,底坐不稳高层自然岌岌可危 。反观顺丰,创始人王卫二十几年一直坚持自营模式,买飞机、建机场,正试图比肩世界型的物流业巨头 。
快递企业经过20多年的竞争和发展,因为同质化竞争、利润下滑和增长放缓,在一系列的整合并购后,草莽搏杀时代基本结束,而资本将成为下一阶段竞争中最重要的武器之一 。资本从不会放过任何一块“肥肉”!不完全统计,截至2017年2月17日,物流相关行业融资并购事件超11起,其中9起都获得了亿元人民币以上融资,详情见下表 。
上表中有两个典型案例:一为云鸟配送,成立于2014年11月,是同城配送领域的后起之秀,短短2年多就获4轮融资,获得了金沙江创投、经纬中国、红杉资本、盛大资本、华平投资等诸多知名机构的青睐和连续投资,14个月速成独角兽,资本从中起到决定性作用 。
二为天天快递,从1994年成立开始,发展历程几经坎坷 。2010年5月,海航集团以8000万的价格接盘天天快递(占股60%),因经营不善在2012年8月海航以1.6亿的价格转给了奚春阳 。2017年1月2日,苏宁云商发布公告,旗下子公司苏宁物流将以42.5亿估值全资收购天天快递 。在16年还谋划独立上市的天天快递,成就了物流行业开年第一大并购,侧面反馈出物流行业多方角逐的白热化竞争 。
截止2017年1月底,在A股完成借壳上市的四大民营快递企业陆续发布了2016年业绩预告,并普遍实现了超过50%的利润增长,圆通速递和韵达股份甚至实现了利润翻番 。快递行业也因此成为近期A股市场上预告业绩最为突出的板块 。这大笔大笔的真金白银,足见资本和投资者对物流行业的长期看好!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