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载人文崂山·万般山海风情
大约6000万年前,喜马拉雅运动导致地壳升降
巨大的花岗岩破海而出,崂山如巨鳌出海登陆
在漫长的时空中历经古冰川运动等因素
历经亿万年的积淀逐渐形成今日的自然环境
才有了如今这一座海上名山第一
崂山

文章插图
摄影@ 礼歌唱晚
千载人文崂山聚灵气
崂山之山水灵秀、文脉苍桑
便是一部千百年来吟读经久的文卷
她意境无限、诗情万千
无论你翻阅哪一卷哪一行
都能真切地领会到崂山山水之隽永
以及其绵延不绝、历久弥新的人文脉络
那种百转千的感觉,俯拾即是的灵感
总会让你沉浸在“梦里寻她千百度”的萦绕中

文章插图
于李白而言,这里激发了他
“我昔东海上,劳山餐紫霞”的豪情佳句
也让他流露出了
“愿随夫子天坛上,闲与仙人扫落花”的隐绪

文章插图
于丘处机而言,这里是道家文化的土壤
“云海茫茫不见涯,潮头只见浪翻花”的仙境
“高峰万叠连云秀,一簇围屏是道家”的圣地

文章插图
于蒲松龄而言,这里是
“逍遥竹毫拿在手,描写幻变苍狗”的奇处
“一部聊斋说六道,一棵绛雪今犹在”的灵感之源

文章插图
于胡峄阳而言,这里是
“儒也为儒……唯居之崂山最稳”的安稳之所
更是他运用易经理论研究得出
“千难万难不离崂山”论断的风水宝地

文章插图
于郁达夫而言,这里是
“柳台石屋接澄潭,云雾深藏蔚竹庵”的风景名胜
“十里清溪千尺瀑,果然风景似江南”的奇峰秀水
【崂山传统文化人文风水修养学习】

文章插图
由此说,崂山是天然与人文的凝结
山以文重、文以山秀
无论是帝王将相的眷顾、道家佛界的垂青
还是文人墨客的留连、普罗大众的拜谒
都归结于这种天人合一的境界
归结于天脉与文脉的相生、自然与众生的相辅
崂山之风骨尽皆于此

文章插图
山为卷,读诵未尽
海为文,吟咏不绝
万般山海风情纳天下
在八水河至太清宫段的木栈道途中
会在道路旁边看到许多石刻
其中有两处石刻:一阴刻,一阳刻
分别为“云山道家、碧海仙居”
此二句也道出了崂山独具生活气息的山海风情

文章插图
图丨云山道家 隶书,字径60厘米,为青岛市王蕴华所书

文章插图
图丨碧海仙居 篆书阳刻,字径60厘米,为青岛市王梦凡所书
崂山山体雄峻,层峦叠嶂
壁立千仞,涧深谷幽
崂山奇石极赋特质,集天地之精华与灵气
或立或卧、或蹲或伏,姿态万千
异峰、怪石随处可见
其状惟妙惟肖,被誉为“天然雕塑公园”
- 中国传统文化有哪些特征 中国传统文化有哪些
- 玄武湖的人文历史 玄武湖的一生
- 关于冬天堆雪人的文案 下雪堆雪人文案
- 下坠小说同人文讲的什么
- 大海水命的人文昌位该如何摆放
- 大林木命的人文昌位该如何摆放
- 山下火命的人文昌位该如何摆放
- 长流水命的人文昌位该如何摆放
- 小寒是什么意思啊节气 小寒是什么意思
- 长白山风水分析 长白山的风水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