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建房风水宝地 古代人用风水宝地用来建书院的人( 二 )



民间建房风水宝地 古代人用风水宝地用来建书院的人

文章插图
带着沉闷的心情,迈着沉重的步履走出了魏公堂,移步来到了道学至宗百世之师湖湘文化奠基人南轩先生张子的铜像堂,同样的顶礼膜拜,同样的下跪递香 。
南轩,不一样的名号,文化的符号,书院的雅称,都是贴切不过的,湖湘文化奠基人更是实至名归 。当年朱张问道,经世济民,在湖湘大地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主管岳麓书院教育,长达八年,传道授业 。反对功名利禄之学,开展学术交流 。“外为军民之所仰望,内为学者之所依归 。治民以宽,事君以敬,光明正大,表里辉映 。”(引自朱熹祭南轩文)

民间建房风水宝地 古代人用风水宝地用来建书院的人

文章插图
今逢盛世,国泰民安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中华民族素质的提升,首当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精华 。南轩先生的“明人伦”、“知行并发”,对我们今天的国民教育是大有裨益的 。
面对百世之师南轩公铜像再次三鞠躬,缓步退出了南轩堂 。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这山高水长正是有宋一代士大夫对风物的审美标准,这种标准,使张氏父子面对龙塘情有独钟 。山水是带不走的,只有归葬才能与这么完美的山水合二为一 。这就是张浚选择龙塘的理由 。

民间建房风水宝地 古代人用风水宝地用来建书院的人

文章插图
我沿着通往墓地的古道,来到了南轩墓前,走上前抚摸“宋大儒南轩先生之墓”的墓碑,心生感叹:青山有幸埋忠骨,风流总掩宋贤碑 。
南轩文化园拟在11月5日盛大开园,有宋一代名相名贤的文化典籍,将以厚重的面容向世人展示 。会有更多的炎黄子孙从中吸取文化的营养,为中华民族的复兴注入新的文化力量 。
作者简

民间建房风水宝地 古代人用风水宝地用来建书院的人

文章插图
范向阳,湖南宁乡人,生于1958年 。中学高级教师,宁乡县诗散文协会会员,宁乡读书会会员 。为人随和,低调 。爱好文学书法,偶有小作自乐自娱 。
【民间建房风水宝地 古代人用风水宝地用来建书院的人】秦巴美好江山,携手与您共创美好生活!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