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公风水留题地 紫云风水留题( 二 )



谁凿龙池向此中,
高人渔隐兴无穷 。
影摇明月朦胧白,
树映斜阳浅淡红 。
钓线昔牵梧叶雨,
纶竿曾动藕花风 。
如今只有遗踪在,
千古兴亡感慨同 。


阳台暮雨


一片行云拥太阴,
四郊霑足尽甘霖 。
归帘敲醒襄王梦,
入幕滴穿神女心 。
溜泻空山无虎啸,
水倾绕壑有龙吟 。
晓来试上城楼望,
螺髻堆青列远岑 。


青冢愁云


前人青骨葬林丘,
暑雨炎风几度秋 。
草色远凝千古恨,
云容犹带一天愁 。
愁还脉脉山还在,
恨自绵绵水自流 。
识得死生真梦幻,
此身同在一虚舟 。


高桥夜月


长桥谁架妥长河,
夜月萧条景趣罗 。
杨柳满堤多鸟语,
蒹葭两岸足渔歌 。
纷纷鸥鹭喧滩漱,
隐隐鱼龙拥浪波 。
何日闲中试游览,
古碑苍藓一摩娑 。


杨公风水留题地 紫云风水留题

文章插图



据明嘉靖《襄城县志》记载,聂翱,襄城训导,由监生,山东沂州卫人 。秉性夷旷,博学能诗 。
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直隶当涂(今安徽省当涂县)人林鸾任襄城县教谕,在他的主持下编纂完成了明嘉靖《襄城县志》 。这时距离李敏去世已经近60年 。在这部县志中,除收录有李敏所作《襄城八景》组诗外,还收录有林鸾所作《襄城八景》组诗 。林鸾把李敏诗中显示的“八景”称为“旧八景”,把自己诗中显示的“八景”称为“新八景” 。可见当时对“襄城八景”重新进行了评定 。此组诗标题显示襄城新八景是:古圣遗迹、颍谷孝隧、龙门故里、著作桑林、首山横琴、汝水环带、葛仙丹井、龟泉时雨 。
林鸾所作《襄城八景》组诗分别是:


古圣遗迹


具茨山下路迷游,
陈迹依然氾国留 。
题试昔年曾议论,
宦从此处识根由 。
二泉墨扁存无恙,
七圣香名饮不休 。
谁信子书皆幻况,
庄生说亦有原头 。


颍谷孝隧


郑庄誓不见慈亲,
一念民彛已汨真 。
羮赐封人坚不食,
养遗母氏欲全仁 。
君心顿感忠应露,
隧道应穿孝自伸 。
名显春秋光宇宙,
仰高祠立颍桥滨 。


杨公风水留题地 紫云风水留题

文章插图



龙门故里


裔出名襄汉李膺,
第高嬴得号龙门 。
乡贤烈烈中州重,
古墓萧萧十里存 。
接武华宗谁是的,
登荣珠履已空论 。
缅思当日威刀锯,
为吊先生一断魂 。


著作桑林


范相曾为著作郎,
教民蚕织遍栽桑 。
空林虽不摇新绿,
遗泽犹知习古襄 。
春入祁祁寻树采,
晓临哑哑弄机忙 。
女工自是传来远,
迹有攸归志不忘 。


首山横琴


南望奇峰一带青,
九霄环珮宛如横 。
不由工匠裁来巧,
浑是天炉铸得成 。
石骨出根疑雁足,
蒲牢振响恍丝声 。
伯牙若在难为抚,
止许行踪独擅名 。


汝水环带


川流一泻下长淮,
玉带分明入像来 。
未许腰间缠锦绣,
止容心上濯尘埃 。
风生花浪多翻出,
冻合吞舟任解开 。
多少里人游宦海,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