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决跨境电商侵权问题( 二 )


再比如,积特接触的卖家中有年销售额达到1-2亿销,他们的竞争优势已经不是说运营端的优势,而是产品端控制的非常好 。这些卖家会通过并购工厂或者自己开发新品 。这种体量的卖家,对于专利的投入而言是非常小的投入的 。
卖家着手知识产权投入 成本随国家变动
就目前跨境电商的卖家而言,一个账户对应一个商标可以说是标配的,卖家着手知识产权投入,根据不同国家有不同的费用 。比如说,美国大概是4000块钱,欧盟就相对贵一些大概是1w人民币,不同国家费用是不一样的 。
中国卖家在知识产权这方面吃的亏越来越多,教训越来越大,逼得卖家对知识产权的关注会越来越多 。
Ivy告诉采访人员,从12年进入这个行业到现在,其实行业内最大的不同就是,人们对知识产权的认知越来越深入,任何一个好卖的产品到上线的时候他都会找到知识产权公司,询问产品是否侵权 。另外,现在的跨境卖家对于爆款产品会进行改良,类似于改良过后的产品,卖家就会想做专利保护 。这是从认知上明显的提升,对于卖家而言是好的发展方向 。
教训的成本在往上升的时候,卖家对于专利的保护意识会不断加深 。举例来讲,在亚马逊上一个侵权就会导致整个店铺被关 。比如说,月销售是50w美金的账号,卖家在FBA里面的库存最少要达到1:1,就是说50w美金账号的销售,要在FBA里面有50w美金的库存 。也有可能是1:2:3,所以对这些卖家而言,一个账号被关给卖家带来的损失绝对比在知识产权里面投入的成本要高很多 。
来算一下这笔账,一个账号被封以后,卖家只能将产品从FBA里面移到第三方仓库,重新贴标再上架 。这一部分的操作和卖家所需要的时间,成本都是非常高的 。
另外值得提出来的是,卖家的listing可能费时很久才推到TOP100,关店对于卖家就成了致命的打击 。虽然后期可以通过一些渠道将链接接回来,但是接回来以后是否还能将产品推到TOP100,这是一个问号 。就算链接被申诉成功,卖家拿回来了,但是这个链接可能就已经废掉了 。对于这样的卖家而言,时间才是成本 。
Ivy告诉采访人员,“在我看来侵权这件事在不同的平台都是被同等对待的,所有的平台在发现侵权以后第一时间的动作,一定是下架卖家的产品 。卖家要通过例证,证明自己不侵权,才有可能重新恢复并上架这个listing 。”
对于所有的平台来讲,态度很明确,不接受任何的侵权投诉 。只要有第三方投诉你的产品侵权,平台能作的就是下架你的产品,以确保平台不用承担任何的风险 。侵权情况发生以后,平台会交给卖家去沟通和交涉,当最终的处理结果为第三方撤诉的话,平台才会重新上架产品 。如果双方解决不了,平台将不再销售这个产品 。
侵权在海外处罚力度非常快,卖家有这样一个总结,你注重知识产权,可以给你带来很多收益,但是轻视了知识产权,在海外可能会因为一个产品的侵权最终所有努力荡然无存,这不是一个夸张的说法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