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走在“无人区”的道路上( 二 )


仔细观察,电商头部企业的技术布局,我们都会发现一个非常明显的现象,即他们通常会把技术布局的目光放置到最新,最精尖的领域里 。我们看到的造车、新能源、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都是他们布局的领域 。可以说,现在这些新技术领域已经从早前的蓝海,变成了名符其实的红海 。
然而,在这一片红海之外,有一个蓝海却依然无人问津,鲜有人提及 。这个行业,就是农业的现代化,农业的科技化 。对于拼多多来讲,农业技术的现代化和普惠化,就是新的“无人区” 。正是因为如此,我们看到,拼多多开始在这个版块投入很多资金 。
透过拼多多Q2财报,我们同样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据财报显示,拼多多Q2研发费用为18亿元,同比增长39%,高于同行业的平均水平 。在如此大规模的科研投入里,很大一部分资金进入到了农业科技领域 。
同样地,就在公布第二季度财报的同时,拼多多宣布投入100亿元,助推农业科技进步和科技普惠 。相对于那些将科研投入聚焦在高精尖领域的玩家们来讲,拼多多再一次选择了一个并不太被人看好,并不太容易引起别人注意的领域 。可以预见的是,当拼多多持续深度布局农业科技,农业现代化,当农业开始被越来越多的赋能和改造,新的增长极将会逐渐显现 。
用户的“无人区”
对于每一个电商平台来讲,用户和流量始终都是生命线 。拼多多同样如此 。当玩家们还在为用户和流量的天花板苦苦思索破局之策时,拼多多业已将目光转向了新的领域里 。这个新的领域,即包含对于新用户的持续拓展,又包含了对于现有用户的持续挖掘与激活 。
如果一定要为拼多多现在的操作找到一个注脚的话,我更加愿意将后者看成是拼多多正在全力布局的“无人区” 。
对于用户的激活与挖掘,主要得益于拼多多对于用户补贴的长期且持续,最终让用户形成了一种心智,形成了一种惯性 。换句话说,就是纵然是在补贴有所缩减的前提下,用户依然会选择在拼多多平台上购买 。对于仅仅依靠消费时点来进行大水漫灌式的补贴而言,拼多多的这种长期、持续的补贴,无疑是选择了另外一种完全不一样的打法 。
很显然,这同样是拼多多选择了一个与其他电商平台完全不一样的套路 。一旦这种补贴持续,并且不断培养用户的消费行为和习惯,再附之以技术对于电商的深度赋能,拼多多在用户“无人区”里的布局,将会显示出越来越多的发展潜能 。
随着拼多多沉淀用户的不断成长,他们对于拼多多的贡献同样开始表现出来越来越多的增长后劲 。据统计,2020年,拼多多的年度活跃买家的年度平均消费额2115.2元,而这个数字在2019年,仅为1720元 。如此快速的增长潜能,在整个电商行业都是处于相对靠前的位置的 。
对于拼多多来讲,这样一种用户策略同样是一个“无人区”,也是外界看不明白的地方 。但是,正是因为拼多多在用户补贴上面坚持长期主义,真正把补贴做成了一件可以持续推进,并且不断成长的事情,所以,才会让拼多多在面临用户和流量天花板的问题上有了和其他电商平台完全不一样的解决方案 。
这其实才是拼多多真正值得我们关注的地方,同样是是外界在看待拼多多的时候容易忽视或者误解的地方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拼多多通过长期且持续的补贴,赋予了流量一种全新的内涵,它让流量真正成为了留量,并且是可以成长的留量 。
曾经,我看过一部电影,名字就叫做《无人区》,片子是宁浩拍的,属于西部公路片 。在这部电影里,我看到的是人性在无人区里的展露无遗,这里面包括好的,也包含坏的 。总结起来,其实就是,在无人区里,真正考验的是一个人最本质,最纯粹的地方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