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头像框素材水墨圆形 古风水墨半圆高清素材( 二 )


乌镇是一卷水墨画,一部黑白纪录片,卷藏起,随时展开,几千年的宁静平和的岁月便走到眼前 。往宁波去,普陀山在等着呢 。

古风头像框素材水墨圆形 古风水墨半圆高清素材

文章插图

从朱家尖码头上游艇,20分钟便到海天佛国普陀山 。近中午的海上浪花千叠,“景自在、境自在、心自在”的广告词在前面大屏幕上跃动 。真能带着一颗清净的心离开吗?我忽然想,如果是在月夜、风中,三五个友人泛舟海上,心境一定别样的空明、清净 。“登山看风景,进庙拜菩萨”,不是旅游的全部,却是旅程中的大部 。对于所有虔诚的佛教徒,我都很尊敬;对于佛教,我自觉近乎“不敬”与“无知”:佛教人用“放下”的手段坦然承受苦难的今生,并予以值得期待的来世;今生的苦难福分,源于前世;今生的修心苦行,为了来生;可我们大多数人只有今生,不顾及来世,更遑论他人和后人的今生了 。随着人流,拖着脚步,极乐亭、磐陀石……一处一处逛下来 。
普济禅寺东门入,香烟缭绕,断断续续有诵经之声 。树木,生长了百年千年;菩萨,供奉到千秋万代;希望人,也福泽绵长 。西门出,到紧紧关闭的正门前歇息 。一个导游正绘声绘色地讲乾隆爷南巡未开正门,某某、某某前些年来时开过两回的旧事 。听着听着就觉得不顺不平了,佛说“众生平等”,如果佛眼中众生因名利权位便有了高低,这样的佛,不敬也罢 。
普陀山一日,最喜欢“澹澹亭”,亭名取意曹操《观沧海》中“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一句,赵朴初先生书写 。亭里西望,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的山,其余三面,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沧海 。曹孟德这个杰出的诗人与政治家,如果穿越时空,来到此时此地,凭他那一统天下的壮志雄心,经邦济世的雄才大略,会不会想到离此不远的钓鱼岛呢,想到了他会作何打算呢 。“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真能有独立意志而又有贯彻自己独立意志的可能性的,大概也只有像曹操这样极少的人数 。并且有其志而又有其才的,大概也只有曹操一人 。”(王富仁)澹澹亭上,默诵着《短歌行》、《观沧海》,对“宁可我负天下人”的曹操,我有了新的看法 。
“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茫茫海天之间,人只是沧海一粟,但人与海天组成了这个世界 。即便芸芸众生中渺小如我这样的,也愿意在这普陀山上、澹澹亭里逗留,让潮音多震动一会耳畔,让海浪多涵淡澎湃一会心胸 。
“拜佛普陀山,独爱紫竹林 。沧海一杯水,取酌澹澹亭 。”澹澹,水波动荡的样子,在澹澹亭流连的人们,心潮与海潮一样 。

古风头像框素材水墨圆形 古风水墨半圆高清素材

文章插图

出发时没忘带上梭罗的《瓦尔登湖》,私心想着,中国人也能寻到一湾如瓦尔登湖般清亮、明澈、柔滑、宁静的水 。人到千岛湖边,船行万顷湖上,心里生出未曾有过的欣喜与冲动——澄明清亮的水,我们也有,而且格外的纯净 。在水上飘荡,葱茏苍郁的岛走到眼前,又飘然离去;在岛上行走,山光物态的倒影,水中明晰可见 。诗人陆游是否来过待查,看看湖山胜景,想想他那首“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存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的诗,叹息是不会有的,心头荡漾的是久违的惬意与快乐 。湖中有千岛,在导游的拉扯和催促下我们只盘桓三小时,上过四个岛,如今还能记得清楚的却只有龙山岛与月光岛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