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邙古杉 。福建清流北邙山上有片古杉群,相传为宋元祐三年始祖李伍郎所植,山麓建有李氏宗庙,古杉尚存7株 。南宋名臣文天祥路经清流时,恰逢大雨,曾在古杉下躲雨,文天祥感叹道:“山高不碍千坤眼,地小能容宰相身” 。明代尚书裴应章为古杉题诗:“古树参天挺北邙,浮华云落考风霜 。树前蔽日年年似,冢上翻飚处处扬 。育节全凭深雨露,培根多是恒虞唐 。家家告诫严毋伐,留与皇朝作栋梁 。”杉木乃皇朝栋梁,村民亦奉为神树,倍加爱护 。
杉王诗篇
每一种树木都有自己的王者,按照杉木树高在30米以上,胸径在1米以上,单株材积在10立方米以上,方能成为杉木王的标准,福建全省有20株杉王,以连城罗胜一株杉王为最 。
该树在海拔1200米高处,宋天圣二年已有之,树龄近千年 。杉木王树高34.8米,胸径1.9米,单株材积28立方米,破全省所有杉木王纪录,为全省最大杉木王,是杉木世界的王者 。

文章插图
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溪后村百年杉木人工林 黄海摄
面对挺拔高大、向天矗立的杉木王,被誉为中国“杉木之父”的俞新妥教授欣然命笔,作《咏连城“杉木王”》七律诗:
巍巍耸立梅山巅,孤高扶持俨有仙 。
雨露阳光天化育,风霜雷电质弥坚 。
我来寻访惊初见,苍劲雄姿入紫烟 。
人间多少盛衰事?且向圆心问纪年 。
俞新妥教授出生在永泰一个小山村,村后杉林拱卫 。他学林攻杉,一生探索杉木,研究杉木,与杉木结下不解之缘,在杉木育种、栽培和生态等科研方面,成果累累,被誉为中国“杉木之父” 。面对这棵躲过无数战火兵匪和人为杀戮,历经千年风霜雷电击打锤炼,吸纳阳光雨露化育成长,如今依然独立山间,守护国土而不沾沾自喜,英姿勃发、落落大方而不居功骄傲的杉木王,俞教授从内心发出惊叹和敬意:“我来寻访惊初见,苍劲雄姿入紫烟” 。此时杉木王又羞涩了,隐入紫烟之中 。长年累月隐埋深山、默默绿化国土的千千万万务林人不正是这样吗?杉木王既是自身,也是所有务林人崇高品格的真实写照 。
廊桥风景
闽东北、浙西南山区,隐藏着一种用杉木建造的木拱桥 。因桥上盖有屋顶,名曰厝桥;因它能躲避风雨,名曰风雨桥;因它横架在青山绿水间,形似彩虹,名曰虹桥;因桥身如一条长廊,名曰廊桥,即所谓“廊桥风雨,彩虹遗梦” 。
木拱廊桥是以杉木为材料的直木贯架组合的木拱桥,建筑学上称为叠梁拱桥,是梁木穿插的结构形式 。廊桥以数十根粗大杉木纵横拼接对拱而成八字结构,骨架纵横构建搭制,互相依托,不费一钉一铆,完全靠自身巧妙搭接,支撑在两岸岩石上,巧夺天工 。
木拱廊桥在河上搭桥,桥上建廊,以廊护桥,桥廊一体,既方便人员往来,又可在桥上歇息、聊天,廊桥不仅是交通设施,还兼有驿站、祭祀、社交、贸易等社会功能 。廊桥是一道风景、一种文化、一缕难以抹去的乡愁 。

文章插图
杉林晨光 黄海摄
闽东北山区,民间要在桥上供奉神像,有观世音、关帝爷、文昌帝和财神爷,还有当地的黄三相公、马仙等神明 。诸神在此交集,喜佛者敬佛,喜神者敬神,但神佛像的坐向均朝上游,面对流水,蕴含财源滚滚而来的寓意 。每年正月,村民要来桥上,摆上礼品,上香作揖,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
闽东浙南地区,端午节有“走桥”风俗,屏南、周宁、政和一带在五月初五,浙江庆元则在五月初六 。其时,村民要在桥上摆列供品,当执事人喊道,“走桥啦,迎神啦”,乡亲们敲锣打鼓,燃放鞭炮,男女老少盛装通过拱桥 。走桥是当地展示民风民俗的一个盛大节日 。
- 风水骑线怎么处理 掌观线风水
- 贵州兴义风水龙脉 贵州 龙脉
- 风水断龙脉 风水中的龙脉断怎样看的
- 热风再循环 暖风水循环一直在吗
- 坟地周围打井对风水好不好 坟地风水禁忌打井吗
- 家里养白狗有什么忌讳 家养白狗风水忌讳
- 风信子适不适合冬天养 风信子夏天怎么养
- 装修风格有哪些?
- 风雨兰需要每年种吗 风雨兰什么时候种
- 中国风水学起源 中国古代风水知识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