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节气的民间习俗送秋牛秋分随之即到,其时便出现挨家送秋牛图的 。其图是把二开红纸或黄纸印上全年农历节气,还要印上农夫耕田图样,名曰“秋牛图” 。送图者都是些民间善言唱者,主要说些秋耕和吉祥不违农时的话,每到一家更是即景生情,见啥说啥,说得主人乐而给钱为止 。言词虽随口而出,却句句有韵动听,俗称“说秋”,说秋人就叫做“秋官” 。粘雀子嘴秋分这一天,我国很多地方的农村还有煮汤圆吃的习俗,除了自己食用外,还要煮二三十个不用包心的汤圆,插上细竹签放在田边地头,这就是“粘雀子嘴”,寓意是让雀子不要来破坏庄稼 。吃秋菜在岭南地区,昔日四邑(现在加上鹤山为五邑)的开平苍城镇,有个不成节的习俗,叫做“秋分吃秋菜” 。“秋菜”是一种野苋菜,乡人称之为“秋碧蒿” 。逢秋分那天,全村人都去采摘秋菜 。在田野中搜寻时,多见是嫩绿的,细细棵,约有巴掌那样长短 。采回的秋菜一般家里与鱼片“滚汤”,名曰“秋汤” 。有顺口溜道:“秋汤灌脏,洗涤肝肠 。阖家老少,平安健康 。”一年自秋,人们祈求的还是家宅安宁,身壮力健 。祭月秋分曾是传统的“祭月节” 。如古有“春祭日,秋祭月”之说 。现在的中秋节则是由传统的“祭月节”而来 。据考证,最初“祭月节”是定在“秋分”这一天,不过由于这一天在农历八月里的日子每年不同,不一定都有圆月 。而祭月无月则是大煞风景的 。所以,后来就将“祭月节”由“秋分”调至中秋 。据史书记载,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 。其祭祀的场所称为日坛、地坛、月坛、天坛 。分设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北京的月坛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 。《礼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 。朝日之朝,夕月之夕 。”这里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 。这种风俗不仅为宫廷及上层贵族所奉行,随着社会的发展,也逐渐影响到民间 。竖蛋在每年的秋分那一天,世界各地都会有数以千万计的人在做“竖蛋”试验 。这一被称之为“中国习俗”的玩艺儿,何以成为“世界游戏”,目前尚难考证 。不过其玩法确简单易行且富有趣味:选择一个光滑匀称、刚生下四五天的新鲜鸡蛋,轻手轻脚地在桌子上把它竖起来 。虽然失败者颇多,但成功者也不少 。秋分成了竖蛋游戏的最佳时光,故有“秋分到,蛋儿俏”的说法 。竖立起来的蛋儿好不风光 。秋分节气的养生保健养生根本因为秋分节气已经真正进入到秋季,作为昼夜时间相等的节气,人们在养生中也应本着阴阳平衡的规律,使机体保持“阴平阳秘”的原则,按照《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说:“谨察阴阳之所在,以平为期”,阴阳所在不可出现偏颇 。我们在平日的饮食搭配上应根据食物的性质和作用合理调配,做到因时、因地、因人、因病之不同的辨证用膳,这也是避免机体早衰,保证机体正气旺盛的重要条件之一 。历代医家和养生家之所以重视养护正气,是将其视为机体强壮的根本所在 。精神养生在精神养生方面,要看到秋季气候渐转干燥,日照减少,气温渐降,人们的情绪未免有些垂暮之感,故有“秋风秋雨愁煞人”之言 。所以这时,人们应保持神志安宁,减缓秋肃杀之气对人体的影响,收敛神气,以适应秋天容平之气 。同时精神情绪上要看到积极的一面,那就是金秋季节时,天高气爽,是开展各种运动锻炼的好时机,登山、慢跑、散步、打球、游泳、洗冷水浴;或练五禽戏,打太极拳、做八段锦、练健身操等 。在进行“动功”锻炼的同时,可配合“静功”,如六字诀默念呼气练功法、内气功、意守功等,动静结合,动则强身,静则养身,则可达到心身康泰之功效 。
- 中国的国花是什么花 国花是什么花
- 什么是强对流天气?
- 福建的省会是哪个城市?福州市介绍
- 卫健局是什么单位?卫健局全称是什么?
- 三国演义谁最后统一了三国 三国演义最后是谁统一了天下
- 张家界的传统戏剧是什么?
- 中国历史上医圣是谁?
- 2022年正月十二是黄道吉日吗 2022年12月风水吉日
- 下次看到哈雷彗星是什么时候?
- 夜里总是失眠怎么回事 每天晚上失眠怎么回事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