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物林巧稚一生主要成就 林巧稚生平简介从小到大( 四 )


文章插图
(五)一视同仁,拒绝搞特殊化的白衣天使
林巧稚不管是在自己开门诊时,还是在大医院坐诊,对前来看病的人都一视同仁,决不搞特殊化,管你是腰缠万贯的富翁,还是一贫如洗的穷人;管你是单位领导还是普通人 。
如果她见到谁看病挂了她的专家号,她给对方看病时就会说,下次来挂普通号就可以了 。挂普通号不但价钱低得多,而且看病是一样的,我不会因你挂了专家号,而另眼相看 。
有时候,护士会提醒她,待诊室里有等候的特殊病人(这些特殊病人,往往是某位官员的太太,或者某外国领使的夫人),林巧稚总是头也不抬地说:“病情重才是真正的特殊 。”
朱德夫人康克清曾在一篇文章中称赞她道:林巧稚看病最大的特点,就是不论病人是高级干部还是贫苦农民,她都同样认真,同样负责 。她是看病,不是看人 。
(六)坚守岗位,拒绝参加开国大典的执著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在万众期待中诞生 。如果能参加开国大典那一定是今生的荣耀 。
因为全国数亿人不是谁都能到北京的,北京人也不是谁都能到天安门广场的 。但做为著名医师的林巧稚收到了“开国大典邀请函” 。但被她毅然拒绝了!
别人都不理解,大家都求之不得呢 。可以一天不上班不说,关键这是种荣誉啊,是具有历史意义的一件事情啊!
同事们为她惋惜,可她却说:“我是个医生,我又能去做些什么呢?我的病人更需要我,我要守护在她们身旁!”
不是不爱国 。因为她没有时间 。假若她在开国大典中尽情欢呼的时候,有一个小生命出生怎么办?假若这个小生命出生时出了问题怎么办?
她说:“我愿为上帝做一辈子的值班医生 。”
(七)尊重科学,拒绝马虎的斗士
在北京协和医院的一次考试中,林巧稚要求每个学生完成10例产妇分娩全过程的观察,并用英文写出完整的报告,以此来评定他们的临床能力 。
于是大家丝毫不敢松懈,都认真地观察病人,然后认真地写下病历报告 。
但最终仅有一份报告被评为“优”,其它均为“不及格” 。学生们都找不出自己写的报告的毛病,怎么就不及格呢?大家向林教授请教是怎么回事 。
林巧稚严肃地说:“你们的记录没有错误,但却不完整,漏掉了非常重要的东西 。”
于是大家去看了仅有的一份为“优”的病历报告,结果发现,这份病历里多了一句话:“产妇的额头有豆大的汗珠……”
林巧稚严肃地说,“你们不要以为这句话无关紧要,只有注意到了这些细节,才会懂得怎样去观察产妇 。
在产妇生产过程中,常常会发生个体的、种种预料不到的变化 。” 细节决定成败 。
1958年,中国进入特殊历史时期 。那时候什么都在“da跃进” 。那时的医院为了提高工作速度,简化掉了很多步骤 。
医院领导曾提出改进手术的洗手方法 。他们说洗个手洗那么久,洗那么多遍,那么慢,怎么能赶上国家形势?
这种洗手方法是多年来总结出来的经验,因为少洗一次或少洗一会儿,手上的细菌就洗不掉,就会增加手术感染的机会 。
这样的“da跃进”不是拿病人的生命开玩笑吗?在大家都不敢违抗上级的命令时,林巧稚站了出来 。她找到医院领导,倔强地据理力争,最后医院领导也只得妥协 。
在这个时期,林巧稚也受到了不公平待遇,她曾被革去医生的职务,到病房做护工,为病人打针、送药、清洗便盆、倒痰盂,甚至被派去打扫厕所 。
但她不管干什么工作,都积极认真,态度乐观,用一腔爱心去面对 。她即便在厕所擦拭的瓷砖都一尘不染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