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疫情中国为什么不躺平?这就是“躺平”的代价( 二 )


面对疫情中国为什么不躺平?这就是“躺平”的代价

文章插图
2022年3月24日,在德国首都柏林,一名新冠病毒检测站的工作人员为一名男子检测 。(新华社发)
2
“躺平”政策冲击方方面面
“如果你现在没有被感染的朋友,说明你没有朋友 。”墨西哥传染病专家布伦达·克拉布特里在社交媒体上的这句感言,足以反映奥密克戎毒株引发的新一波疫情在全球一些地区传播之广泛 。近期一些国家抗疫“躺平”后,病例数再度激增,进一步冲击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
英国就正在承受“与新冠共存”的多重“后遗症” 。英国政府于2月末宣布实施“与新冠共存”计划,在法律意义上解除所有新冠限制措施 。多项数据显示,英国疫情自3月以来持续恶化,感染水平已升至历史最高 。
以英国医疗系统为例:鉴于目前新冠高感染水平和医护人员高病假率,无论在新冠病例的护理方面,还是在清理此前两年积压工作方面,英国医疗体系都处于艰难运转的状态 。英国国民保健制度官员表示,不少医院目前床位紧张,员工因病大量缺勤 。英国知名免疫学家丹尼·奥尔特曼对新华社采访人员说,医院、学校和企业发现,有十分之一的人在生病,很难正常运转 。
【面对疫情中国为什么不躺平?这就是“躺平”的代价】英媒日前援引一项调查说,四分之一英国公司表示,新冠疫情是企业员工短缺的主要原因之一 。不少航空公司因机场人手不足,被迫取消部分航班 。英国议会一份报告指出,劳动力短缺或将导致英国食品工业陷入“永久性萎缩” 。
德国高级医院医生协会主席米夏埃尔·韦伯也有同感:由于疫情大流行,德国六成医院不得不推迟预定手术,10家医院中有6家护理人员短缺,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对德国政府近期取消大多数新冠防疫措施提出批评 。德国卫生部长卡尔·劳特巴赫最近一番言论也引发关注 。他先是表示,新冠不必强制隔离,但很快又改口称,“新冠不是感冒”,隔离是必须 。
尤需指出的是,“躺平”政策对老人、有基础疾病者和免疫受损人群等群体造成更大风险 。韩国数据显示,在4月第一周的新冠重症和死亡病例中,60岁以上老人分别占85.7%和94.4% 。
此外,韩国9岁及以下儿童已有过半感染新冠病毒,部分儿童受到丧失嗅觉等后遗症困扰 。新西兰知名流行病学家迈克尔·贝克说,不能对未成年人感染奥密克戎毒株等闲视之,目前尚未有足够医学证据表明新冠病毒是否会对他们造成长期潜在伤害 。
面对疫情中国为什么不躺平?这就是“躺平”的代价

文章插图
2022年4月1日,旅客在意大利罗马特米尼火车站了解列车信息 。(新华社采访人员金马梦妮摄)
3
新冠病毒变异方向不定
复盘新冠疫情这场百年未遇的全球重大公共卫生危机,人们曾数度乐观认为,疫情大流行趋于结束,尤其是在疫苗大范围投入使用时 。但变异毒株接二连三地出现,病毒变异存在巨大不确定性 。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日前直言:“我们无法预测病毒将如何进化 。”
有观点认为,病毒在进化过程中传染性和致病性呈反向关系,奥密克戎毒株就是这种进化选择的结果,病毒还会继续朝更温和方向演变,直至能与人类“共存” 。但专家们认为,持这种观点的人可能过于乐观,是拿着生命去冒险赌博 。
武汉大学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陈宇对采访人员说,新冠病毒本身的变异方向是随机的 。传染性跟致病性在科学层面没有必然联系 。从社会层面看,病毒致病性低,病症不明显,提升病毒传播机会,进一步增加低免疫群体的致命风险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