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四大奇案刺马案的真相 刺马案为何被称为奇案( 二 )


那就是“天津教案” 。
1870年,天津的百姓为了反对天主教会肆意地宣传活动,冲击了教堂,造成了几十人死亡 。案发后,慈禧把这个事交给了曾国藩处理 。
尽管曾国藩万般不愿意,还是应了法国人的要求 。处死为首的天津百姓8人,充军流放25人,赔偿外国人银子46万两,派使团前往法国本土道歉 。
此时,曾国藩的名声一落千丈 。可就在这个紧要关头,两江总督马新贻于同治九年八月二十一日,在离总督府不远的校场遇刺 。最终伤势过重,不治身亡 。
有清一来,堂堂总督、封疆大吏,光天化日下遇刺,可是头一遭 。
八月三十日,慈禧让曾国藩再任两江总督,前往江宁督办“刺马案” 。曾国藩以年迈病体违和,推辞了慈禧的任命 。可慈禧没有善罢甘休,而是下了一道更强硬的命令,大意就是你只要没死,就必须去当这个两江总督 。
慈禧为什么这操作?这得先看下“刺马案”的来龙去脉 。

晚清四大奇案刺马案的真相 刺马案为何被称为奇案

文章插图
权谋大师的拉扯简单来说,就是马新贻在校场看完阅兵后,走在回去的路上 。一个平民打扮的中年男子,边喊“冤枉”边靠近马新贻 。等靠近之后,拿出一把匕首捅到了马新贻身上 。之后,人却没有跑,就那么束手就擒了 。
这个人,叫张汶祥 。
事情发生后,也不知道是不是人为散布的消息,“刺马案”的缘由有很多版本 。比如张汶祥原先是捻军头目,马新贻做过他的俘虏,后来又跟着马新贻投奔了朝廷 。可这马新贻不厚道,又是杀人家兄弟,又是抢人家老婆 。
晚清四大奇案刺马案的真相 刺马案为何被称为奇案

文章插图
总之,各种版本的核心意思,就是马新贻该死,张汶祥是不畏生死的义士 。
朝廷派的人却成了这种形象 。一时间,被裁撤和没被裁撤的湘军,再加上当地的百姓,纷纷认为朝廷会过河拆桥,变得躁动不安 。
此时的两江,就像是大号火药桶 。只需要一个火星,就是倾天之祸 。
此种局面,只有曾国藩可以压制,慈禧再不乐意,也不敢冒这个风险 。
然而,此时的曾国藩,一边安排人安抚地方,一边在北京跟慈禧打起了太极 。对于第二道圣旨,他没有再请辞,却也没有立刻动身 。无奈之下,慈禧只好见面 。
见面会,慈禧表现得很淡定 。曾国藩更不用说,完全是局外人的姿态 。于是两个顶级权谋大师,开始了交锋 。
第一次召见后时,慈禧说了“刺马案” 。可她等了几天,曾国藩依然不动身 。就有了第二次召见,慈禧没再提“刺马案”,谁知道曾国藩却很快就出发了 。这其中到底有何原因?
曾国藩就是以沉默在跟慈禧谈条件,你不要再提“刺马案”,让这件事无声无息地消失,我就去帮你平息两江的民怨 。慈禧显然也是懂了,才捏着鼻子认下 。
晚清四大奇案刺马案的真相 刺马案为何被称为奇案

文章插图
“刺马案”最终的了结,就是曾国藩定的案 。张汶祥是漏网的长毛贼,跟马新贻历来有仇,所以用自己的命行刺,判刨心之刑,以祭马新贻 。
自此,两江之地再无人敢染指,曾国藩人生的最大危机,安然度过 。
当一件事找不到头绪的时候,不妨想想这件事情发生的最大受益者 。很明显,无论当时的人,还是研究这件事的后世人,都是用这个理论把“刺马案”推到曾国藩身上的 。
所以哪怕没有任何实质性的证据,人们也乐意认为这个案子,来自曾国藩的计划,认为这是曾国藩的一手好棋:拿掉朝廷安插的钉子,散布舆论让当地对朝廷不信任,形成鼎沸之势,最终让慈禧不得不派自己出面解决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