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作霖的难言之隐
在接下来的1913年8月,当母亲王氏去世之后,张作霖没将母亲归葬祖茔、与父亲合葬,而是将她也葬在了驿马坊 。这似乎为解释张作霖先前所为提供了些许线索 。
张作霖母亲王氏坟前所立的“王太夫人墓碑”中有这样一段话:“太夫人殁,遗嘱葬于驿马坊,勿归□,且用形家言 。将军考有财公,兆已得吉,甚不宜于迁□,故将军之考,仍其旧兆,而太夫人独葬于是 。”可见,王太夫人病危前留有遗嘱,要单独葬于驿马坊,不与张有财合葬 。碑文上还特意强调,张有财死已得吉,不宜迁葬 。这一定是张作霖和母亲生前商量好的事情 。
那么,王太夫人没与张有财合葬,果真是因为这个原因吗?
【张作霖墓风水 张作霖墓地风水】如果参考坊间对张母的改嫁之说,我们就会发现,其实上面的说法只是个借口,真正的原因应该是王太夫人在张有财死后改嫁了,没法与张有财合葬 。
1889年,张作霖之父张有财死后,当年秋天辽西发大水,把张家的房屋和田地都淹没殆尽了 。无奈之下,王氏只好带领张作霖等兄妹几人回到娘家居住 。一段时间过后,王氏深感这样拖累娘家也不是长久之计,于是,为生活所迫,时年已50多岁的王氏改嫁给了当地的一位兽医 。据说,张作霖的医马之术就是跟继父学的 。
那个时代,改嫁不是一件光彩的事情 。所以,在张作霖发达之后,张家在面对这个问题的同时也一直在回避这个问题 。尤其是王氏年事已高,张作霖于1912年派人到黑山将王太夫人迎接到奉天赡养之后,母亲的后事安排也就成了张作霖必须考虑的一个比较迫切的问题 。在王太夫人百年之后,如果将她埋葬在张有财的墓地,这是不合礼法的,一定会遭到乡亲们的嘲笑,张家将无法面对世俗的眼光,而把王氏与张作霖的继父埋葬在一起,却又是王氏和张作霖所不愿意的事情 。所以,王氏生前和张作霖一起生活的时候,应该议论过自己的身后之事 。于是,在这种情况下,张作霖正好借赵氏去世之际为自己另择墓地,同时将母亲的墓地也预先留了出来,以便将来让母亲和自己葬在同一块墓地,从而巧妙地隐去了继父的存在 。
对于母亲王氏的所有情况,张作霖在1913的丧母《哀启》中介绍得非常详细,这是一份研究张作霖的重要文献,早年刊登在《大洼县文史资料》第五辑上 。
其实,王氏在“二五岁来归”张有财之前,就是个寡妇 。在张有财死后,她也曾再嫁过 。但张作霖完全隐去了母亲再嫁之事 。另外,张作霖和他母亲之间,并非像有的学者所说的那样:“自王氏再嫁、张作霖离开母亲去营口高坎闯荡起,到1911年辛亥革命止,21年的时间里,张作霖没有与母亲见面 。”在这20多年期间,张作霖不仅与母亲经常见面,王氏还为张作霖张罗了婚事,并告诫张作霖不要忘记老丈人赵恒昌对他的恩德 。当张作霖身处困境时,王氏为之忧愁;当张作霖获得成功时,王氏为之高兴 。尤其当张作霖在洮南艰苦的环境下剿匪时,王氏知道后曾因“悬念殊切,跋涉千里,来洮看视 。”真可谓是“子忧母忧,子乐母乐”矣!应该说,王氏对张作霖这个“老疙瘩”是非常疼爱的,张作霖对母亲也怀有极其深厚的感情 。
张作霖魂归驿马坊
1916年11月,也就是张母去世3年后,张作霖升任奉天督军兼省长,身边的军佐幕僚建议应给张母立碑:“太夫人教子于家,有功于国,是故福全德备者,今墓门有石无文,甚不足彰懿德而垂后世,遂合辞以请将军 。”张作霖同意了,于是大家商议由袁金凯撰文,张之汉撰额,谈国桓书丹,于张母辞世三年后在王氏墓前立了一个“王太夫人墓碑” 。
- 拱形门风水 茶几拱形风水
- 搬了新租的房子就一直倒霉 搬新家之后房间一直寒房风水
- 古风水印模板 古风水印图片
- 岚山区好玩的地方 岚县风水大师
- 厨房灶台与水槽的风水 水槽在风水中算什么
- 屋子里放水有什么讲究 风水池塘放进水仪式
- 杨公风水天玉经全解全书 杨公风水天机赋白话解
- 化州市合江镇六王风水宝地 化州平定镇香山村的风水宝地
- 什么仙看风水厉害 木仙花的功能
- 水库与建房风水 户县四季水库风水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