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风水田农业的区位条件 季风水田农业是传统农业吗( 二 )


21、注意区别城市功能区(商业区、住宅区和工业区)与城市土地利用(商业用地、住宅用地和工业用地),要根据题目的指向有针对性地回答 。
22、高级住宅区并不是分布在地租最高的市中心,而是分布在与低级住宅区背向、环境优美、交通便利的城市外缘 。
23、根据市场最优的原则,商业中心往往位于城市中心地区,但并非城市中心地区都是商业区 。如北京的市中心是行政区 。
24、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不仅要考虑时间、运量或者运价,同时还要考虑是否具备相关的运输条件——河流、铁路、公路等 。
25、注意交通运输方式(铁路、公路、航空、水运和管道)与交通运输工具(火车、汽车、飞机、船舶和管道)的区别,要根据题目的要求回答,不能混用,其中管道既是运输线路,又是运输工具 。
26、水运包括河运和海运,虽然河运的地位在不断下降,但海运的地位依然非常稳定 。因此不能笼统地讲水运地位在逐渐下降 。
27、在分析交通运输线的区位因素时 。科学技术往往作为一个独立于社会经济条件之外的区位因素 。
28、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呈“之”字形弯曲的山区公路主要分布在山高坡陡的地区 。一般的山区多通过开凿隧道的方式修筑公路 。
29、城市道路网的判断一般根据该城市所在国家进行;欧洲的城市一般为环形放射式,我国的城市多为方格——环形——放射式 。
30、发达国家出口的产品并非全部是工业产品,还包括小麦、羊毛、牛肉等少数农畜产品 。此外,发达国家还常出口资本和技术 。
31、注意区分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和噪声污染)和生态破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两种环境问题的表现,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空洞属于生态破坏 。
32、环境问题因人类活动而产生,但并不是所有的人类活动都会产生环境问题 。只有当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破坏超过了环境的承载能力和自我调控能力时才会产生环境问题 。
33、追求经济增长与环境问题的产生之间存在一定联系,但并非存在必然联系 。如果人类在追求经济增长时,注重环境保护,则一般不会产生环境问题 。
34、经济发展可能产生环境问题,但不能为了保护环境而不发展经济 。因为环境问题是在经济发展中产生的,需要通过发展经济来解决 。
35、注意区分环境问题和自然灾害两个概念:前者是因人类活动产生的,如水土流失、全球气候变暖;后者是自然现象,如台风、地震、海啸等,但人类活动可以加剧自然灾害的破坏程度和发生频率 。
36、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时,要抓住其中的关键,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的利益 。
37、理解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原则时,重点理解公平性原则,不要把公平性原则与共同性原则混为一谈,前者强调全球不同地区之间的公平,而后者强调全球这个整体 。
38、清洁生产并不是完全没有污染,而是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直至达到“零”排放 。
39、生态农业是环境、社会、经济效益的综合体现,只注重其中某一项利益的农业不是生态农业 。
40、人口自然增长率可能是正值(表示人口总数增加),也可能为零(表示人口总数不变),甚至可能为负值(表示人口总数减少) 。
41、一个地区人口总数的最大值出现的时间应该是人口自然增长率由正值变为零的时期,因此人口增长速度降低并不等于人口总数的减少 。目前,我国人口增长速度有所减慢,但人口增长数仍然很大 。
42、注意生育率和出生率的联系与区别:生育率是一定时期内出生人数与育龄妇女(15岁~49岁)人数之比 。生育率是出生率的基础,一般情况下,生育率水平高,出生率水平也高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