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直在日本以信义取利,被尊为“大明国的儒生” 。双屿港之战后,走私海商分裂成“互市派”与 “寇掠派”,汪直属于前者,铤而走险的则是林碧川、萧显、徐海等走私集团 。
汪直称霸海上十余年,有着地方官“私市”的默许,汪直也卖力地配合官府,平定陈思盼等多股烧杀掠夺的海盗,维持沿海秩序,并试图在沥港重建双屿港的繁华 。
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闰三月,俞大猷偷袭沥港,汪直败走日本,从此走上了与官方的对抗,成为“东南祸本”,名列官方通缉令榜首 。
汪直最终被兵部尚书胡宗宪诱杀,但倭寇之乱患并没有解决,因为汪直并非整个嘉靖倭难的背后总指挥 。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陷黄岩攻郭巨的是林碧川集团,次年勾诸倭大举入寇的动乱则是萧显集团 。
这些海盗团伙本互不统属,甚至彼此劫夺,更重要的是这些海盗团伙又与民众纠结在一起——东南沿海地区,倭寇既祸害一方,又拥有令人难以置信的民间支持和水土融合:地方百姓“任其堆货,且为打点护送”,“或送鲜货,或馈酒米,或献子女,络绎不绝” 。
倭寇深入陆地时“若熟路然”,甚至“与农民杂耕于舟山山阜处”,“或披蓑顶笠,沮溺于田亩,或云中履,荡游于都市” 。连本地官兵也与倭寇里应外合,通报军情,“关津不查不问,明送资贼” 。
“嘉靖倭难”的最终解决是在嘉靖帝死后,隆庆帝继位后立即批准漳州月港开放海禁,“准贩东西二洋”,“倭寇”很快由寇转商,“倭患”得到了缓解和平息 。
但在嘉靖朝,朝廷并不检讨决策的得失,一根筋地依赖军事手段 。后人也认为:明朝如果保护好“资本主义的萌芽”,不但“倭患”不会出现,社会还可能发展得更好 。有没有这种可能呢?这可以看看明朝的另一个细节 。
有一句宣传徽州的广告语很流行:“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 。”很多人认为这句话诗化了徽州,其实完全错了!
这句“广告语”出自明代汤显祖的《游黄山白岳不果》:“欲识金银气,多从黄白游;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 。”
汤显祖是明代杰出的戏曲家、文学家,但他在当时,是一个不得志的官场中人,并以文人的清高,对时事持一种蔑视的态度 。在这首诗中,汤显祖表达对徽州的厌恶 。
这首诗翻译成大白话,其实就是这样的:“要想闻土豪的铜臭气,多跑几趟黄山和白岳;这辈子我还没那么傻,躺着发呆也不到徽州!”
【明朝的历史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 为什么明朝最敏感】胡宗宪杀汪直,是一种职责 。汤显祖骂徽州,是一种人心 。明朝的制度革新十分罕见,徽商崛起始于明嘉靖年间,率先富起来的人,往往都是违法者 。而明朝人对商业的兴起,各阶层其实是撕裂的——没有共识,又何来远识?
- 爱犬讲座第四讲
- 不同季节的犬类喂食
- 聪明犹太人被灭国的缘由 犹太人为什么会被灭国
- 三 探讨狗的心灵意识!!
- 幼龄时期狗狗的喂养
- 2023体育专业的就业方向有哪些 可以从事什么工作
- 犬的四种哺乳喂养方法
- 了解狗狗的感觉和本性
- 浓香型和酱香型哪个好喝 浓香型和酱香型的区别
- 狗狗护理用到的工具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