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看地形 风水中如何看地球的大小( 二 )


2. 北美大陆该大陆占有北冰洋、大西洋、太平洋三大洋风水资源 。在所有大陆中,北美大陆风水最佳 。这种最佳风水,可用八个字概括:东西对称,南北互补 。所谓东西对称就是:它的东边和东南边为大西洋,西边和西南边为太平洋(北宽南窄);尤其它的东西跨度,比东西两边同样为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欧亚大陆小得多,这样,就不存在欧亚大陆似的内陆太干旱问题 。固然,它东有阿巴拉契亚高原,西有科迪勒拉山系高原,两高原妨碍了大西洋与太平洋气流的东西对流,但这两个高原的山脉走向却是很规范的南北向,尤其两高原中间的广大内陆地区,都是大平原,从最南边的墨西哥湾到最北边的北冰洋岸,中间绝无东西向的大山从中阻梗,这样,就造成了它极为有利的南北亦即阴阳互补条件:北冰洋的阴气与大西洋系的墨西哥湾阳气四季通畅地相互交流感应着,冬天要雪有雪,夏天要雨有雨 。总起来说,北美大陆的风水,东边,受惠于大西洋;西边,受惠于太平洋;中间及南北两边,受惠于北冰洋与墨西哥湾的阴阳互补;像夹心饼干一样,两个狭长的小高原夹着一个肥厚的大平原 。如此一种得天独厚、“地平天成”的好风水,可谓“流奶与蜜之地”,真的“羡煞人也”!
3. 南美大陆该大陆占有大西洋、太平洋两大洋风水资源 。像北美一样,东边是大西洋,西边是太平洋,东西两边是高原,中部是平原,北宽南窄 。但与北美不同的是:南美大陆与阴而灵动的北冰洋无缘 。固然,在“阴”这一条件中,南美大陆是所有大陆中与最阴的南极大陆距离最近的大陆,但该大陆是个北宽南窄的“南锥体”,“锥尖”在靠近南极的南部高纬度地区,面积小得可怜,这么一点点“阴”,不足以与面积广大、阳气盛行的北部“锥底”即巴西高原及其派生的亚马孙大平原形成阴阳平衡的互补交流格局(如果像北美那样,锥尖在热带,锥底在寒温带,情形就会好得多) 。总之,南美大陆的风水,阴气不足,因而社会发展所需动力,天然不足 。
4. 非洲大陆该大陆占有印度洋、大西洋两大洋风水资源:东为印度洋,西为大西洋,与北冰洋和太平洋无缘 。该大陆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赤道从中间穿过,平分南北两部分,因而该大陆几乎全为热带,只有热气,没有冷气,除乞力马扎罗这一该大陆最高的山峰顶上有少量积雪外(20世纪末以来,由于全球气候的变暖,这点积雪也正在消失),几乎见不到冰雪(南非好望角一带,偶尔也会下场雪) 。不仅如此,该大陆南北回归线两侧,受大气环流中的副热带高压气流控制,干旱少雨 。这样,该大陆不仅整体缺乏风水之“风”(催人上进的阴气),而且很大一片地区缺乏风水之“水” 。这样,该大陆的风水在南极之外的大陆中就是最差的了(对于没有人类“家园”的南极,还无法用“好坏”标准衡量) 。从发展的眼光看,如果说印度洋因为只有热气没有冷气而为北冰洋之外的世界三大洋中风水最差的一个大洋的话,那么非洲同样因为只有热气没有冷气而为南极洲之外的世界五大陆中风水最差的一个大陆 。
5. 澳洲大陆该大陆在所有大陆中面积最小,大约在南纬10度到南纬40度之间,东西南北为南太平洋和印度洋包围 。从阴阳互补标准看,该大陆在南极之外的南方三大陆中,高纬地带所占比例最大、阴阳互补性最好、社会发展所需阴气最多 。但该大陆有个最大弱点:南回归线从中间稍偏北位置穿过,并且东西跨度又大于南北跨度,因而大部分地区被南回归线两侧的副热带高压气流控制,降雨稀少 。这样,总体上说,该大陆的生态环境是很脆弱的,在少量人口条件下,该大陆的人们,生活质量可为全球最高;一旦人口密度有较大提高并且力图维持现有生活水平,该大陆就会因人均风水之“水”的不足而为全球生态环境最恶劣即风水最差的一个大陆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