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水质管理
泥鳅虽然对于水质要求不高 , 但水质的好坏关系到泥鳅的产量 , 此外做好水质管理可降低养殖成本 , 既可提高产量 , 又可降低成本 , 所以养殖泥鳅时抓好水质管理是实现经济收益最大化的关键 。水质要求肥、活、爽、嫩 , 在养殖时 , 可根据水质的情况适时的进行施肥 , 保证水质肥度 , 使其处于活、爽的状态 , 一般良好的水质色绿色 , 透明度高 , 水生植物生长良好 , 而若水质浑浊 , 透明度低 , 就要及时注水或换水 。
4、饲料投喂
要想泥鳅生长快速 , 快速增膘 , 饲料是关键一点 , 要求饲料的蛋白质含量要在30%左右 , 粒径在2.3毫米以内 。投喂量一般是根据泥鳅的体重和水温来控制的 , 在水温15度左右时 , 泥鳅开始生长 , 这时投喂量是体重的2% , 而水温到达20-28度 , 摄食量增加 , 生长快速 , 所以要加大投喂量 , 这时的投喂量达3%-4% , 还要相应的增加投喂次数 。在夏季高温时 , 泥鳅会钻入泥土中避暑 , 停止摄食 , 所以这时要注意投喂方法 , 可以选择在早晚温度相对较低的时间进行投喂 , 避开正午光照最猛烈的时间段 。
三 , 泥鳅吃什么食物?
1 , 泥鳅别称鱼鳅、泥鳅鱼等 , 为鳅科泥鳅属鱼类 , 广泛分布于亚洲沿岸的中国、日本、朝鲜、俄罗斯及印度等地 , 在我国分布各地 , 南方分布教多 , 北方不常见 , 和其它的鱼不相同 , 无论外表、体形、生活习性都不同 ,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泥鳅吃什么食物吧!
2 , 泥鳅多在晚上出来捕食浮游生物、水生昆虫、甲壳动物、水生高等植物碎屑以及藻类等 , 有时亦摄取水底腐植质或泥渣 , 在人工养殖的时候 , 投喂的饵料种类有蝇蛆、鱼粉、猪血粉、蚕蛹粉、米糠、麦麸、菜饼等 。
四 , 泥鳅的生活习性
1、栖息:泥鳅喜欢栖息于静水的底层 , 常出没于湖泊、池塘、沟渠和水田底部富有植物碎屑的淤泥表层 , 对环境适应力强 。生活水温10~30℃ , 最适水温为25~27℃ , 故应属温水鱼类 。当水温升高至30℃时 , 泥鳅即潜入泥中度夏 。冬季水温下降到5℃以下时 , 即钻入泥中20~30厘米深处越冬 。
2、繁殖:泥鳅2冬龄即发育成熟 , 每年4月开始繁殖(水温18℃) , 产卵在水深不足30厘米的浅水草丛中 , 产出的卵粒粘附在水草或被水淹没的旱草上面 。孵出的仔鱼 , 常分散生活 , 并不结成群体 。
3、呼吸:泥鳅不仅能用鳃和皮肤呼吸 , 还具有特殊的肠呼吸功能 。当天气闷热或池底淤泥、腐植质等物质腐烂 , 引起严重缺氧时 , 泥鳅也能跃出水面 , 或垂直上升到水面 , 用口直接吞入空气 , 而由肠壁辅助呼吸 , 当它转头缓缓下潜时 , 废气则由肛门排出 。冬季寒冷 , 水体干涸 , 泥鳅便钻入泥土中 , 依靠少量水分使皮肤不致干燥 , 并全靠肠呼吸维持生命 。
五 , 泥鳅的品种分类
1、青鳅:青鳅一般称泥鳅 , 体为长圆柱形 , 尾部侧扁 , 口下位 , 呈马蹄形 。口须5对 , 上颌3对 , 较大 , 下颌2对 , 一大一小 。尾鳍圆形 , 鳞片细小 , 埋于皮下 。体背及背侧灰黑色 , 并有黑色小斑点 。体侧下半部白色或浅黄色 , 尾柄基部上方有一黑色大斑 。体表粘液较多 , 头部尖 , 吻部向前突出 , 眼和口较小 。
- 无土泥鳅养殖技术技巧有哪些?
- 泥鳅吃多了会浮水么?
- 一亩地泥鳅养殖利润有多少?
- 无土泥鳅养殖一亩下多少苗?
- 泥鳅养殖技术大全一般有哪些?
- 罗氏虾的池塘需要种什么水草
- 稻田养泥鳅亩产一般有多少?
- 室内箱子养泥鳅可以吗?
- 汽车电瓶搭电正确方法是什么
- 大棚养泥鳅亩产五万斤是真的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