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黄鳝常见的误区有哪些?( 二 )


三、环境关 由于黄鳝喜欢半水半空的洞口 , 所以鳝池应该有水有陆 。这一问题通常用设泥埂来解决 。泥埂上窄下宽 , 底宽40cm , 高度也以40cm左右为宜 。各相邻泥埂之间为相通的泥沟 , 沟面宽与深都在30cm左右 , 注意堆设泥埂时应刮尽底面的软泥 。然后便可在泥埂上种植一些水生植物 , 如水稻、荸荠之类的经济作物 , 若有适宜的中草药植物种植更佳 。另外 , 为遮挡日晒 , 池顶植被可根据鳝池的大小种2~3株葡萄 , 藤蔓布局以西边密东边略疏为宜 。也可种植丝瓜、葫芦等其他藤蔓类来控制光照 , 特别是遮挡夏天的西晒 。这样 , 便为黄鳝生活创造了一个比较适宜和稳定的小生态环境 。
四、苗种关 目前苗种主要有下列来源:首先是从野外直接捕捉 , 每年的4~10月都可在稻田和浅水沟渠用鳝笼或者利用晚上点灯照明的方法捕捉 , 捕捉后的黄鳝将有病有伤的剔掉再放养 , 这种方法尤其适于初养者采用 。其次就是从市场选购 。从市场上选购要选择体质健壮、无病无伤的;体色发白无光泽、瘦弱的不能用作鳝种 。另外 , 黄鳝体色橙黄色的比青灰色的生长速度、增肉倍数都要高 , 特别是黄斑大的更宜优先选购 。同时要注意苗种规格要基本一致 , 最好是每公斤20~50尾 , 规格太小 , 成活率低 , 当年还不能上市;规格太大 , 增肉倍数低 , 单位净产量不高 。投入鳝种前7~10天 , 每平方米池子用生石灰0.2kg清塘 。放养密度视情况而定:水源充足、鳝种规格小的每平方米可放养3~6kg;水源不便、鳝种规格大的每平方米可放养2.5~5kg , 同时还可投放占鳝体总重10%的泥鳅混养 。
五、驯饲关 从自然环境捕捉来的鳝种 , 一般不肯吃人工投喂的饲料 , 必须经过一段驯饲过程 , 否则会导致养殖失败 。驯饲的方法是:黄鳝放养3~4天内先不投饲 , 然后在黄鳝行动正常后 , 于晚上开始引食 。引食饲料选用黄鳝最喜欢的蚯蚓、河蚌等 , 用量可为鳝体总重的1% , 第二天根据吃食情况适当调整投饵量 , 并稍稍提前投饵时间 。由于黄鳝对饵料选择性较强 , 故在引食成功后 , 必须在引食饲料中逐渐掺入本地来源广、价格低、适口性好、增肉率高的其他饵料 , 乃至人工配合饲料 , 必须注意的是动物原料最好煮熟(活饵除外) 。投饵地点最后定位于泥埂一端稍稍压平的台面上 , 投饵时间在能看清黄鳝吃食的傍晚为最佳 。一般经过一周左右驯饲工作便会基本完成 。
六、水质关 水质要好 , 要勤换水 , 一般情况下春、秋每3~5天换水1次 , 夏天1~2天换水1次 , 每次换水只可换去1/4~1/2 , 且进水的温度要尽可能与池水温度一致 , 温差不要超过3℃ 。换水的时间以中午为好 , 最好是在有阳光的时候换 。换水的同时要注意清洗食台和污染的地方 。有条件的能保持微流水更好 。水质好的表现为黄鳝吃食时会发出“吱吱”声 。池内水位要依水温、季节、天气情况而适当调整 , 一般应控制在6~25cm范围之内 , 原则是低温时浅、高温时适当加深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