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养殖有哪些忌讳的?( 二 )


品是欠缺的 。
八忌越封闭越好
我认为蜂箱还是通气好 。中蜂是动物,是动物就需要清新的空气,窒闷的环境是养不出好群势的 。
1、22度以上,在做好保湿的前提下,尽量开气窗让蜂箱通气,但切忌”穿堂风” 。
2、一般室外旧箱和自做的杂木箱缝隙多,不开气窗,其实等于开了大气窗 。
3、是否需要开气窗,最好由蜜蜂自己决定,最简单的办法是看到蜜蜂在巢口扇风就是该开气窗或开箱了 。
4、太封闭会加重蜜蜂劳作,缩短寿命,造成伤热烂子 。
九忌饲料不消毒
来路不明的饲料一定要经过消毒后才能喂蜂 。多数养蜂人将白糖煮溶后倒入花粉里搅拌发酵一夜后就拿来喂蜂 。这是不可行的 。一是花粉可能含有病菌,可能引发各种疾病,只有煮沸一定时间才能达到杀灭的目的 。
十忌摇蜜一扫光
多数蜂友几乎是见蜜就摇,并且一摇就将整箱蜜脾摇尽 。凡采取这样摇蜜的,通常是蜜蜂群势少,蜂易病,蜜质差 。此举造成的危害有以下几点:
(1)蜜脾有保温恒温的作用,一扫光使箱内“恒温器”不复存在,任何季节对蜂群繁殖不利 。
(2)因为工蜂无粮可食,饥饿的工蜂不再哺喂蜂王导致蜂王停产,蜂群系列被迫中断,蜂群青黄不接,至使群势逐渐衰败 。
(3)幼虫被残害,因为巢房蜂蜜点滴无存,工蜂饥饿,拿什么哺喂幼虫(正常每小时喂10次以上) 。得不到及时哺喂的幼虫倍受煎熬,好不容易等到第二天有蜜水采回,饥饿的工蜂饱餐一顿后,再去喂气息奄奄的幼虫 。未经酿造的稀蜜水营养欠缺,导致工蜂体质迅速下降,寿命缩短 。幼蛹被喂食后营养严重不良,难正常孵出 。即便有幸存活或出房,也难免一部分残疾(爬蜂或缺翅),所以对蜜蜂索取不要太苛刻,不要太贪,贪多必失多 。
人工养殖蜜蜂的技术
人工养殖蜜蜂的目的是每年有计划地培育一定数量的蜂王,供组织新蜂群,或更替衰老、伤、残蜂王之用 。进行时首先要从无病强群中选择蜜蜂组织哺育群,或称育王群(负责哺育蜂王幼虫和为蜂王封盖的蜂群) 。同时选择具有1日龄的幼虫移植于王台基内(移虫) 。哺育蜂随即本能地喂以王浆,作为蜂王来哺育 。哺育群分有蜂王哺育群和无蜂王哺育群两种 。培育大量蜂王时,可将已移虫的育王框(培育蜂王的巢框)加在无蜂王哺育群内哺育,经过1~2日,再转移到有蜂王哺育群继续哺育;培育少量蜂王则可用有蜂王哺育群,将已移虫的育王框加于继箱内蛹脾和蜜脾之间,直到蜂王羽化,从中选定,用以更替老蜂王 。人工分蜂增加蜂群数量以扩大再生产的一种方法 。分蜂时间以蜂群发展到10框蜂以上,主要流蜜期开始前约1个月为好 。方法是从强壮蜂群提出几框带蜂的蛹脾和1~2框蜜粉脾,放入新蜂箱内,再放入1只已产卵的新蜂王或成熟王台,然后搬离原场地,并在黑暗凉爽的室内关闭2~3天,防止蜜蜂飞回原巢,即成为新蜂群 。
蜂王浆生产
利用人工育王原理,诱使蜜蜂分泌蜂王浆饲喂蜂王幼虫,并适时采收的技术 。通常在春末夏初、平均气温达20℃以上、外界具有一定的蜜粉源时在强群(7~9框蜂)中进行 。先用隔王板把蜂箱分隔成产卵区和产浆区 。把蜂王限制在产卵区内,工蜂则可进入产浆区 。然后把产浆框(生产蜂王浆的巢框)放入产浆区 。每框有3~5条王台板(粘有蜂王巢础的板条),每条王台板粘有20~30个王台基(蜂王的巢础),每个王台基内移入1条1日龄以内的幼虫 。工蜂即本能地分泌蜂王浆喂饲幼虫 。约经60 ~72小时采收1次蜂王浆 。新鲜蜂王浆宜在-18~4℃的温度保存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越来越重视天然食品的保健作用,蜂胶、蜂王浆、蜂花粉、蜂蜜、蜂蛹等蜂产品直接来自于大自然,是真正的天然保健食品,蜂产品对抗菌抑菌、细胞再生、增强免疫、调节神经、消除疲劳、改善血液循环和呼吸功能的作用,逐渐被人们认识,而这些人们看得见摸得着的蜂产品,仅是蜜蜂授粉给自然界带来效益的几百分之一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