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电商开启“淘菜菜”模式( 二 )


手淘发力虽晚,但仍然追回了阿里前期错失的移动化阵地,因为在当年,移动互联网是巨大的变革力量,整个战线也被拉长,机会留给每位有准备的玩家,无论或早或晚 。
今天的社区团购市场也是如此 。
监管政策暂时“降温”社区团购的商品补贴,但不意味着监管不会“松绑”,而社区团购玩家经历大洗牌后,机会窗口依然在,先发者有机会“卷土重来”,后发者更是“迎头追赶” 。
【社区电商开启“淘菜菜”模式】汪庭祥也认为,社区团购行业终局不会是现在这个形态,今天很多商品都是来自批发市场、贸易商等渠道,包括物流运转,都是比较早期的状态 。
一时称王不是真王,尤其当下社区团购竞争还充满变数,这也给阿里社区电商留下更多可能性 。
而这一次,阿里的“淘菜菜”模式,会如何突围社区电商行业?
另辟蹊径
聚焦于团长端,淘菜菜貌似是在“反其道而行之” 。
新三团初入社区团购战场之际,给到团长的佣金一度在10%-15%左右,部分品类甚至高达20%,但逐渐地,团长佣金开始不断调降 。
到今天,部分社区团购平台给到的团长佣金甚至仅有2%-3%,有团长更是声称:“一单分我2毛7,佣金抵不上塑料袋钱 。”
有平台持续“去团长化”,而淘菜菜则选择“拥抱”小店店主 。
对于小店升级,汪庭祥也认为,如果只是在团长原有的生意上,再做一点团购的生意,这不是进步,而淘菜菜的升级也不是简单做叠加,基本规律还是线上线下消费者体验的提升 。
现如今,国内共有600多万家夫妻小店,其构成了零售渠道的主力军之一,但分散的小店缺乏品牌效应、经营上抗风险能力弱,例如囤货一旦长期积压,库存成本就会带来实打实的损失 。
小店还存在各式各样的问题,主流社区团购的“自提点”模式,并未有效解决小店经营痛点,夫妻店仍然需要升级 。
于是乎,阿里社区电商推出“淘菜菜”模式 。
经过阿里生态体系改造的淘菜菜小店,在供应链端对接了阿里的“N盘货”——盒马和数字农业的生鲜、大润发的商超百货、淘特的日杂厂货等;在服务层面,小店还增加了由菜鸟驿站支持的收发快递业务、由饿了么支持的外卖配送等;在流量端接入了淘特和手淘的流量 。
淘菜菜升级背后,传统的“顾客”变为用户,其消费数据、画像可追溯;简单的“交易”升级为服务,用户对社区小店的归属感增强,门店客流和复购率都将提升 。
官方数据显示,近半年接入淘菜菜的小店,综合收入提升了30%;再如武汉的波波茶便利店,在与淘菜菜合作后,每月增收额达2000多元 。
事情正在起变化 。
某种意义上,“小店赋能”“小店升级”并非新鲜事物,零售通此前的“百万小店上云”计划也意在于此,但社区团购“击穿底价”的模式竞争下,零售通也饱受冲击 。
于是乎,阿里将零售通的小店资源,与淘菜菜的小店升级模式结合,背靠阿里集团资源实现社区电商的升级创新 。
淘菜菜商品运营负责人陈彤彤也表示,淘菜菜和零售通合作的小店中,在品类扩充、小店收益和人流上,在整个业务形态里,发展都是比较良性的 。
无论供应链“N盘菜”还是零售通小店进货,与主流社区团购平台不同,淘菜菜背后是整个阿里零售体系做支撑,而赋能与输出优势资源,也是阿里最擅长的事 。
但不可否认,整个社区电商还处于早期阶段 。
陈彤彤就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各家平台都处于早期阶段,看看各家对上游产地和基地的建设到底有多少沉底,大家就有判断了,也知道今天处于零售的什么阶段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