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流水黄鳝养殖技术分别有哪些( 三 )


五,黄鳝养殖的发展途径
1、加大黄鳝科研的投入,努力增加科技贮备 。科研的投入包括科研资金的投入和科研力量的投入,研究的主要内容应包括黄鳝生理、生态特性的研究,黄鳝生产的最佳环境的研究,还有种苗繁育与批量生产等方面的研究 。
2、倡导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 。如前所述,随着生产的发展,黄鳝的疾病出现多样化和复杂化趋势 。解决此问题单纯靠投药防治不是最好办法,应倡导健康养鳝和生态养鳝等养殖形式,最大限度地减少鳝体药物残存程度,这有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更重要的有利于出口换汇 。
3、运用法律法规保护天然黄鳝资源 。一是要严格控制捕捉量和上市规格;二是确定繁殖保护期,在黄鳝繁苗期内禁捕黄鳝 。在新世纪初,国家对《渔业法》进行了适当的修改,要依法保护黄鳝资源 。当然,保护天然黄鳝资源一个重要方面还是要加速黄鳝人工繁苗的研究进展,只有人工种苗达到批量供给,才能更好地减少对天然黄鳝种苗的滥捕 。
4、开展工厂化养殖,提高集约化程度 。学习国外的先进养鳝经验,大力开展工厂化养殖是今后养鳝的方向之一 。黄鳝特殊的习性,尤其是适应浅水生活的习性,较适合工厂化立体养殖,更适合于人工调温、控温条件下的集约化养殖 。这方面需要解决的内容很多,如环境中的水质、水温、溶氧等,还有全价人工配合饲料的开发等 。
5、加强深加工产品研究,增加出口换汇能力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步伐加快,拓宽国际市场黄鳝产品的销售量显得非常重要 。目前我国的出口产品仍以活黄鳝为主,以后要研究黄鳝的保健食品、快餐食品等多方面内容 。此外,加强产品的商标注册也迫在眉睫 。
总之,我国黄鳝产业的发展需要社会力量的支持,也需要科研人员的加倍努力而提高产业的科技含量,还必须走集约化、商品化、国际化的道路 。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的黄鳝产业进入快速、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时代,为我国的水产业注入新的活力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