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有7款疫苗获批上市 , 不仅满足了本国人的接种 , 也出口海外惠及世界 , 再一次向世界证明了我们的制造速度和能力 。
以康希诺生物为例 , 2021年2月 , 上海医药与康希诺生物、上海生物医药产业股权投资基金联手打造的疫苗制造实体——上药康希诺正式成立 。 从零起步 , 同步启动4幢生产楼建设、1幢综合楼装修及配套公用工程设施改造 , 并快速推进设施设备采购、安装调试及技术验证 。 今年1月27日 , 上药康希诺宝山工厂生产的克威莎正式量产上市 。
一年时间 , 从开工建设到取得生产许可证 , 一座工厂拔地而起 。 又一次展示了“中国速度” 。
疫苗走出去 , 加速中国药企跨国步伐
由于中国疫情控制措施到位 , 我国很多疫苗企业只能在全球范围内启动并完成临床试验 。 意味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出海外 , 搭建合作平台 。 参与到全球疫苗的各个环节中 。
1月20日 , 日内瓦药品专利池组织(Medicines Patent Pool, MPP)宣布 , 已与27家仿制药企业签署协议 , 生产默沙东口服COVID-19抗病毒药物molnupiravir , 将促进全球患者在可接受的负担下使用这款新冠口服药 。 其中 , 5家公司将重点生产原料药 , 13家公司将同时生产原料药和制剂 , 9家公司将生产制剂 。 这些公司遍布全球包括孟加拉国、中国、埃及、约旦、印度、印度尼西亚、肯尼亚、巴基斯坦、南非、韩国和越南在内的11个国家 。
其中 , 有5家中国药企入围了协议名单 , 可免费仿制默沙东口服COVID-19抗病毒药物molnupiravir及原料:复星医药、博瑞医药、龙泽制药、上海迪赛诺医药获许可同时生产原料药和成品药 , 维亚生物子公司朗华制药则获许生产Molnupiravir的原料药 。
【多家上市公司入轨 企业全球临床试验 中国2年“练就”疫苗超级大厂】但从德尔塔到奥米克戎 , 病毒总是在变异 。 所幸 , 相关的技术也在进步 。 新冠疫情暴发之前 , 全球疫苗产业的市场规模约为330亿美元 , 占全球制药产业的3% , 但是疫情爆发之后 , 为了达到全球人类群体免疫 , 疫苗施打覆盖率需要超过七成 , 对于全球疫苗市场产生剧烈的影响 。 相较疫苗巨头的发展历史 , 西方主流疫苗企业德国BioNTech和莫德纳成立不足15年 , 随着mRNA疫苗的问世 , 两家新兴疫苗厂相继崛起 , 也让国际疫苗大厂面临重新洗牌的局面 。 相信中国一定有机会在变动的市场迎风而上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