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快中国养鹅产业发展?
1、在品种选择上要深入研究,建立肉鹅良种繁育体系 。从我国目前鹅肉的需求市场来看,不同的消费市场对鹅产品的需求不同,广东、广西、云南、江西等省市需要灰色鹅种,且要求头上额疱、脚胫为黑色或深色,而我国大部分消费市场要求羽毛为白色 。我国鹅种资源丰富,灰色、白色以及大、中、小型品种皆有,但其生产性能差异很大,现有的鹅种难以适应不同消费市场的需要,因此,应根据不同市场的需求特点,加强我国优良地方鹅种的保种选育、专门化品系培育和优良鹅种开发的力度,育成我国自己的高产肉鹅配套系,以避免商品蛋鹅、肉鹅生产种源几乎由国外育种公司所垄断的局面 。此时国家应加快优良鹅种良繁体系的建立,确保养鹅业对种源的需求 。
2、加快鹅业产业化的进程,摒弃传统副业生产的思想 。养鹅业在国内不少主产区已成为支柱性产业,为农业现代化做出了较大的贡献,养鹅业在我国畜牧业生产中是一大资源优势,饲养量和产品量居各国之首 。要使鹅业在我国真正崛起,必须变自然经济为商品经济,走规模化经营之路,加快养鹅产业化的进程,实现产、供、销一体化,有利于控制和提高产品的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因此,中国生产的出路必须是扩大规模、实现产业化 。
3、综合配套技术的研制需加强 。我们必须对现阶段生产力和技术水平低下的状况做出调整,应加速科学普及,做到科技兴鹅 。其重点是加强鹅营养需要标准的研制和日粮标准的制订、鹅产品的综合开发利用、肥肝鹅品种的选育、传染病和常见病的防治、产供销协调和规模效益研究等 。大力推广科学养鹅技术,变自温育雏为供温育雏,改单一饲料为全价配合饲料,以及种草养鹅 。
4、鹅产品深加工技术的研发 。中国鹅产品加工种类多种多样,且历史悠久,但多数是采用民间传统烹调技术,难以进入国际市场 。因此,在总结我国民间传统加工技术的基础上,开展鹅产品的深加工、包装等技术的研制与开发,增加鹅产品的附加值,实现鹅产品品种多元化,高、中、低档产品并存,以适应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扩大消费市场 。
5、实现社会化全程服务 。我国进口的鹅肉绝大多数是鹅的副产物,鹅产品销售的关键在于开发国内市场,加强消费引导,强化社会化全程服务功能,实行跨行业协作,建立健全流通体系,实行产、供、销一体化,鼓励各种形式的联合开发及系列开发,使我国的养鹅业生产能够持续稳步地发展 。同时积极开拓国际肥肝、鹅肉制品及羽绒消费市场,制定鹅产品的检疫标准,要与国际标准接轨 。
- 养牛赚钱吗?投资大吗?
- 没有约定工资的劳动合同有效吗
- 2022年正月二十六属什么
- 五大液体壁纸漆的优势
- 选购墙纸注意哪些问题
- 铺贴墙纸时容易出现的问题
- 适合枸杞生长的自然条件 枸杞的种植与生长条件
- 这种生活过够了的说说 过够了现在的生活说说
- 白菜病害图片大全 防治方法 白菜病害
- 励志说说2020最新版的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