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芨的种植方法有哪些?( 二 )


1、土壤:挑选疏松肥美的沙质壤土和腐殖质壤土;
2、地步:排水杰出,如山地栽种时,宜选阴坡生荒地栽植,白芨虽然喜阴湿的环境,可是怕涝,假如雨季排水不畅,会导致块茎腐朽;
3、气候:温暖、微阴湿环境,稍耐寒(冬季倒苗后应盖草防寒,或大棚栽培);
4、海拔:通常控制在2600米以下为宜;
5、水源:白芨怕涝,但也不耐旱,需常常浇水保湿,所以,有近的水源可以为您节约成本 。
白芨的最佳种植时间,什么时候种白芨好
每年的9~11月将白芨挖出,选大小中等,芽眼多,无病的块茎,每块带1~2个芽,沾草木灰后栽种 。块茎繁殖属于传统种植方法,抗病力低,容易腐烂变质,繁殖能力也比较弱,近年来已逐步被淘汰 。
白芨一般在每年的11月开始落叶倒苗,采用培育好的种苗在每年的3-9月都可以移栽种植 。值得注意的是,夏季气温高,太阳光烈,移栽种苗的时候注意保持水分充足,有条件的可以拉上一层防晒网,种植效果会更佳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