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姑且可以把早期人类利用自然现象确定方向的技术称为“自然罗盘技术”,只不过这种技术属于经验性技术范畴,或者是环境适应性技术,还不是生产习得性技术 。自然罗盘技术是早期人类对自然现象的天才发现,考古发掘的空间方向性的图案是史前工匠的智慧表达 。或者说,早期工匠为探寻空间方向利用了自然界的日月星辰、山川树木等物象,已具备了初步的感知方位的能力,这些能力为后来的罗盘定向和定位技术的发明提供了必要基础 。原始自然罗盘技术的书写与叙事意味着一个显而易见的教育学问题,即自然现象作为被刻画的图案,既是日常经验性教育与传承的教材,也是后期人类发现和发明新技术的必要教材 。
明清时期,风水罗盘已经成为风水命理测算的必备工具
在史前,工匠一般是由巫工组成的群体,并具有较高的地位与身份 。《说文解字》曰:“工,巧饰也 。象人有规矩也 。与巫同意 。”这段话里有三个关键词:巧饰、规矩和巫 。这三个关键词关联到“工”的三个基本内涵规定:技术、工具和身份 。从神话学意义上来看,早期的“工”是非常神圣的,具有一定的神性或宗教性 。因此“工”之定名至少表现有三个方面的想象社会学内涵:技术神圣、工具神圣和身份神圣,尤其是巫的身份职业决定了工匠生产的神圣性或巫术性特征 。因此,人类早期的技术发明通常具有玄幻的神话色彩 。
在自然罗盘技术的参照上,中国古代先民发明的风水罗盘是用来祭祀、礼仪和占卜的一种工具,尤其是用于建筑风水占卜、军事占卜,也有其他重要活动的占卜 。譬如早在殷商时期,“卜工制度”就是一种重要的占卜活动,因为工匠在殷商社会中的地位是很显赫的 。于是,殷商时期的王依龟甲灼兆而卜,宗教官负责占卜刻辞,记录占卜诸事,并由王册封为工 。因此,“卜工制度”,即王占卜工匠之祸乱与逃亡,并册封为工的制度,或为“册工制度” 。譬如甲骨卜辞 。甲寅(卜),史贞:多工亡尤(《合集》19433);己酉卜,水工方(《合集》20615);丙申卜,鼎(貞):既入商工(《合集》21607) 。
上述“三卜”工匠之事,卜问百工是否有祸起,或是否逃亡,或是否有入商工等,可见商王对百工之关注 。占卜之目的或不是为了手工之事,意在防止出现不利于官府统治之事;或是否进入工匠行列,即问卜(考察)能否册封为工 。不过,殷商时期的占卜工具还没有证据显示是风水罗盘 。大约在汉代,被用于占卜的栻盘开始出现,譬如安徽阜阳双古堆、甘肃威武等地曾出土用于占卜的栻盘 。至唐代,“掌灵台地理事”的地理堪舆师杨筠松善于制造用于建筑占卜的风水罗盘 。至明清时期,风水罗盘已经成为风水命理测算的必备工具 。
风水罗盘的出现,显示出人类从早期自然罗盘的空间意义向宗教意义过渡 。这体现了早期人类对自然罗盘技术使用的一次转移,实现了自然罗盘功能的一次技术升级,已然表现出一种生产习得性技术的转化与应用 。尽管风水罗盘带有明显的宗教意义,但是反映出人类征服自然的一次宗教化思想进步,同样也具有一定的宗教化教育学意义,即规约、调整与引导人类的空间行为选择与方向 。
“指南鱼”的出现标志着罗盘从早期的玄幻罗盘开始走向科学罗盘
所谓“科学罗盘”,即用于测定方向的磁石罗盘 。用于测定方向的磁石罗盘技术的发明并不是偶然的,它是一个渐变转换的过程,即从自然罗盘向科学罗盘或磁石罗盘的逐渐转换 。大约在3世纪,中国人就发现了磁石取针 。《鬼谷子全书》云:“其察言也,不失若磁石之取针 。”这里的“磁石之取针”,即为磨石成针的实践,或为“司南”之用 。《鬼谷子》又云:“故郑人之取玉也,必载司南之车,为其不惑也 。”
- 石磨石碾风水 石磨碾子风水
- 家中南方的风水 南方水田分布具有什么特点
- 风水太极晕有几种类型 风水里面的圆晕是什么
- 风水坐北朝南背山面水 风水 南面有山
- 风水和阴阳是一回事吗 阴风水解析
- 风水先生名片 名片的风水
- 朝天螺丝地风水 潮汕风水向天螺
- 官帽的风水 风水宝地官帽山
- 话说风水葫芦摆放在办公室怎么样
- 十二生肖的少女心体现在哪方面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