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油乳化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二 )


答案是非极端情况下不会 。机油的作用是润滑发动机的各个零部件,但是机油规格并不会因为混入了少量的水分或汽油而迅速“变质”,所有人的汽车多多少少都会有少量汽油和水分混入 。工程师为此做了大量的测试,机油稀释后的性能限值范围非常宽广,直到汽油混入超过机油容量的60%,也就是3.2l机油内混入了1.92l的汽油,才逼近机油的性能限值,说实话这种情况已经非常极端了 。
对问题车辆进行6500rpm高转速、长时间的严苛工况测试证明,非极端情况下少量机油乳化和增多,并不会对发动机造成任何异常磨损 。
国外有车主不信邪,为了验证这个事儿,自己把1l汽油倒入机油舱,然后送到第三方权威机构去检测,结果显示所有金属元素一切正常,证明了发动机没有因此造成异常磨损的结果 。
按照我国5000公里或6个月的保养间隔,许多少量混入汽油或水分也在保养中直接换油换掉了,大部分车主并没有察觉到,没有对发动机造成任何损害 。所有抛开剂量谈“毒性”,都是耍流氓,发动机可靠性设计也没有你想象的那么“脆弱” 。如何避免机油增多和乳化?
事实上,日常用车达成机油增多或乳化的条件容易吗?并不容易!它一定要满足以下这三个日积月累的用车条件:
一是寒冷用车环境,发动机内外温差较大,水蒸气容易冷凝,汽油燃烧不充分
二是没有正确热车,发动机机油温度始终没有到达设计的温度便开始上路行驶
三是市内频繁短途用车,曲轴箱强制通风系统并没有得到足够的时间来发挥作用,将水蒸气和汽油蒸发出来,导入汽缸室二次燃烧掉 。
所以,日常用车应当注意以下几点问题,就可以轻松避免机油增多和机油乳化的现象:
1.尽可能地在寒冷的冬季采用粘稠度略高的机油产品,避免频繁短途用车
2.充分热车,在热车的时候尽量不要打开空调热风,在短时间内提升发动机温度后再上路行驶
3.如果实在不可避免,则定期跑一跑高速或远途行车,帮助发动机温度到达合适温度以蒸发掉这些“杂质” 。小结
机油乳化和机油增多并不是特别需要绷紧神经的事情,只有满足寒冷冬季、频繁短途或没有正确热车的条件,曲轴箱强制通风系统没有充分地将它们“蒸发”掉,才会出现这些情况 。而少量的机油和水蒸气进入曲轴箱混进机油里,其实是一种常态现象,并不会对发动机构成威胁 。解决掉这个知识盲点,也许面对下一个寒冷冬季,相信你会更加淡定和从容~
auto.china.com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