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佬们的金句里藏着多少未来和趋势( 二 )


总之,在大佬们根据自身优势和商业逻辑来激情规划的未来蓝图里究竟有没有信众们所期待的未来,没人知道,但其中至少有他们自己的未来。
金句都是送给谁的?
大佬们在乌镇狂喷金句,绝大部分是讲给三种人听的 。
首先是媒体、同行和业内人士 。
在类似乌镇的公共场合里发现并解读企业荣枯是媒体的专长,所以对企业来说,这是自矜和辨诬的最好机会,把这招发挥到极致的是杨元庆、曹国伟和张朝阳 。
联想近年内忧外患,曾经红火的乐PHONE之后手机业务式微,加以柳传志有二次复出救火的谣传,所以杨元庆压力很大,他在各种场合一面承认联想手机走过弯路,一面又抖落手机厂商互黑的历史,间接给自己解套,而他真正想强调的是“云大脑”的未来,2014年就拆分出个人电脑、手机业务和企业服务三大板块的联想,越来越走上IBM式的道路,将资源和精力专注于商业策略之上 。
曹国伟的情况又有不同,当年打死不用微信的他在微博起死回生之后心境有所平复,二季度微博财报盈利激增225%,市值破百亿美元,加码直播后甚至有追赶Twitter的势头,所以在曹国伟看来,建立在开放社交关系之上的微博媒体生态只是刚刚开始 。
而对心如枯井的张朝阳来说,在他抑郁归隐的那段时间,搜狐已然掉队,短时间难以再回聚光灯下,所以他的表态大多以退为进 。
他在艰难承认“搜狐确实有点落后,在互联网爆发的时候没有跟上去,有点边缘化了”的同时,又试图强调“搜狐当年探索的几个模式都对了,只是出名太早,不像阿里巴巴被所有人理解了”,言下之意,搜狐的机会仍然很多 。
另一类听众是投资人 。
比如王兴,当年他暴力实战派的风格在美团和点评的合并中成功让张涛边缘化,这本是投资人信任的最好证明,但王兴仍然不忘在乌镇敲打“好的股东不会强势干预公司运营”,说明在他认准的互联网+物流的下半场,三万人的新美大还是要走暴力扩张的规模化道路 。
王兴只不过担心在资本寒冬里的投资人能否支持这种与利润为敌的商业模式,在拼GMV的滴滴也逐渐转向盈利诉求的大背景下,王兴刻意强化铁腕杀伐式的决策能力,以便他烧钱时仍然能够得到足够的支持 。
最后是生态合作者 。
乌镇大佬们有一句潜台词都不愿出口,即无论互联网的未来如何星辰大海,下半场的想象空间都极度依赖实体企业的合作与支持,这也是马化腾在致合作伙伴的公开信中强调腾讯生态是森林而不是大树的原因,按他的说法,腾讯已经把半条命给了合作伙伴,要帮助他们成为自主的平台和生态,腾讯创业服务平台和众创空间再加上微信小程序之类的功能,正帮助7000万中小创业者创造着没有边界的互联网新生态 。
值得注意的是,三种听众里都没有消费者 。
纷繁背后到底有没有真相?
也不能说乌镇就是一个纯粹的秀场,至少在自证成功、描绘未来,含沙射影、给人下套、互相吹牛之外,仍然有值得分析着听,批判着听的的大战略 。
比如程维口中的滴滴 。
程维在乌镇一直强调着三件事 。首先是作为先于监管做起来的创新,滴滴要跟着政策一起成长,其次是强调整合优步中国的成功,然后是加强国际化与内部业务的重塑 。
抛开第一种不得不说的表态以及第二种逻辑自证的坚持不提,剩下的干货中也没少放烟幕弹,最近滴滴说得最多的国际化要落地施行既受到与优步协议中“不得进入亚洲以外市场”的限制,在策略上也未必得当,因为此前滴滴还在强调中国业务足以Pk全球的高增长性,何况优步现在已经是滴滴的第一大股东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