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y故事店喜马拉雅 CY故事卖故事的店( 二 )


作为文字工作者,丛平平虽然故事看得多了、写得多了,却还是会在CY故事店被触动,而这份感情上的触动,来源于真实 。“我在寄存规则上有写,除了1000-1500字的篇幅以外,唯一的要求是一定要真实 。”
店铺里的故事
“我希望这个店铺,能够作为一个分享经历的、单纯的交流平台 。如大家所见,没有什么大的盈利性,那么为什么要通过编造来骗人呢?”CY故事的商品中,月销量大多在两位数,而每件的单价只有一元 。不管是利益追求还是交流需要,都不足以驱使人们在CY故事去打造一个精致的谎言 。
“我们每个人或许能够了解很多朋友的生活,但那些我们隔着距离的圈子,是很难感知到的 。”丛平平希望大家通过分享和倾诉,能够更加充分地体会生活 。而很多人也在这个过程当中,得到了自己的收获 。
就像CY故事店铺里的第45个故事,丛平平还清楚地记得它叫《上海青年》 。
讲那个故事的人叫修罗,分享了从2005年12月到2006年2月之间自己在上海的经历 。从一毛钱都没有要挨过半个月,到现在能够在魔都娶妻买房、和自己可爱的女儿生活在一起,他的故事给了不少人奋斗的希望 。
“后来就有一个读者,在去上海前原本非常不安,看了这篇文章鼓起了信心和勇气 。”丛平平很开心CY故事能够给读者以这样的帮助,“就像之前说的,每个故事是有力量的 。”
从线上到线下,做个安静的树洞
像这样的例子,在CY还有很多 。
“有一个女孩子,在3、4年前吧,分享了自己暗恋的故事,现在几年过去了,她回来给了当初那段感情一个美好的结局 。”丛平平说,那个女孩最后选择了放下,并开始了一段新的感情,有很棒的收获,在评论里也得到了大家的祝福 。
丛平平也一直非常希望通过CY故事,能够影响到更多的人 。五年来受众群不断在扩大,甚至淘宝造物节也请到了CY故事去到线下的会场 。

造物节现场
“在造物节上我们开设了一面可以自有投放文字卡片的创意墙 。”每次白天的活动结束,都只剩下CY故事的摊位人员留下来收集这些卡片 。这也是CY故事第一次在线下与大家见面 。

而这次活动,也使丛平平将CY故事店实体化的想法提上了日程 。她在微博也发起了互动,了解CY故事的受众眼中,实体店应该是怎样的 。“有咖啡厅,有书籍等等这些想法其实之前也有想到,但我们希望它能够真正别具一格 。”
丛平平觉得,线上的淘宝店铺已经发挥了很大的创意,对于如何将它实体化,还需要有更好的思路 。或许是店铺承载了她五年来的付出,和无数人的情感,所以不想凑合 。
此前她也尝试了很多想法,开设树洞、设立告白墙、制作故事卡片等等,以不同的形式,给不擅长修饰或是讲述的人,一个可以直接倾诉的机会 。也根据实际效果在不断地调整和革新形式 。
店铺里的故事
“其实来讲故事的人,更多还是为了放下一些东西 。”有些心事往往不愿说给太过亲近的人,无法开口;却也不好说给交情平平的人,不知道能否交心 。而说给陌生人听,大概是最合适的选择 。
在CY故事店,有人得到劝慰,有人得到祝福,也有人陪伴你跨过同样的境遇 。而每一段人生走完,我们都要学着如何放下,无论那曾经是多糟糕的人或境遇 。就像第191个故事的结尾:我不能背尸行万里,我得有自己的生活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