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淘宝APP如何拥有亿级黏性用户( 二 )


89 年出生的陈文毕(花名解滔)从淘宝拍卖调到手淘新成立的市场部门 。在他的印象中,整整数月内,都是不断摸索的过程,有人转岗或离开,再有新鲜血液加入,战况堪比诺曼底登陆 。“all in就是把你放在最前线,有些人冲得好厉害,有些人不适应要回后勤,有些人‘战死’在路上 。”
但也正是经过这样的大浪淘沙,手淘历练出一支敢打硬仗的团队 。
忘记PC,并不是容易的事情
对于任何一家PC时代的霸主级公司,转型移动互联网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以Windows系统称霸PC时代的微软,就曾经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中陷入迷局,胶着七年之久,前任CEO鲍尔默一直找不到方向,直到印度籍的CEO纳德拉2014年上任,才开始得到业界认同 。
与很多APP产品从无到有不同的是:淘宝是一个在PC时代就成长为巨无霸的电商平台,使用路径、支付设计、用户习惯都是PC式的 。
PC 时代的诸多核心竞争优势,一下子成了束缚 。阿里技术团队最为人称道的一个地方是在复杂的商业关系中,快速开发产品,快速迭代 。网页随时随地可以更新,而 app是安装在用户手机上的打包软件,哪怕有一个小小的bug,都需要发布新版本,需要用户去重新下载,试错成本很高 。
手淘在移动互联网上的另一大障碍在于,iPhone起初发布客户端就是为了单纯的工具性功能所设计,单一客户端满足单一功能,比如分别用来阅读新闻、查找地图定位、订旅馆等 。而手淘这样的平台级app功能只能在摸索中自行开发 。
手淘技术团队要解决的第一个核心问题是系统架构 。“当你的架构不是模块化的时候,上千人在一起作战,一个人出问题,所有人都挂 。从本质上解决大规模研发团队从手工作坊走向软件工厂的协同问题,需要一个优雅的客户端架构设计 。”南天说 。
南天此前是天猫团队技术总监,在2013双11的第二天,奉命到手淘做了技术大当家 。2016年3月2日,是南天进阿里的七周年 。
接下手淘技术团队后,南天宣布,要用模块化的ATLAS开发技术在2014年5月20日发布一个新版本,这几乎让所有人都炸翻天了 。过去客户端开发新版本时必须从头改到尾,就像一长串火车过山洞,头过身过才算,而ATLAS则容许开发者把火车拆开来一节一节修理 。南天的想法很简单,在ATLAS架构下,用热补丁形式就可以更新版本,不需要用户再去应用商店下载 。他认为,技术应该帮用户换好新版本,很少有人会每周跑去刷最新版本 。
想做和能做是两回事 。当时全中国都没有几家公司采用ATLAS,团队每天加班到深夜,周末还要在办公室度过,南天几乎是用高压的方式才能推行自己的计划 。
一天,南天团队一位小二拿着当时很流行的、讲办公室八卦的app“秘密”跑来,原来有留言在“秘密”上指责南天带的手淘团队“没有成绩”,还有不少附和的声音 。本来团队就一直处于高强度冲锋的工作状态,却还要面对外界的种种非议,一时间,办公室气氛变得更加紧张 。
南天只能压下情绪,问团队骨干,我们做的事对不对,该不该?大家点头 。
手淘的ATLAS版本赶上了预定日期发版 。那年夏天,南天到深圳演讲之后,ATLAS成为行业各家公司的谈论的热门焦点 。
手机上的浏览行为,是你生活的缩影
技术团队初战告捷,UED及其他团队也开始施展身手 。其中,航母级app的路径复杂、覆盖广阔,远比工具性app留给UED的空间更大 。
在这艘巨型航母上梳理战机飞行跑道的是手淘无线UED负责人杨光(花名青云) 。
UED 是移动互联网上炙手可热的名词,user experience design(用户体验设计) 。通常产品功能确认之后,交互设计师将会将产品逻辑“翻译”用户的语言,勾勒出最为可行的浏览路径,然后由视觉设计师形成最终用户看到的产品视觉界面,复杂的项目也会有用户研究员的介入,深入了解用户的习惯,做更为缜密的体验评估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