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快递创始人 “人人快递”模式存疑( 二 )


除了来自政策层面的压力,一些“闪送员”的主动放弃,也是人人快递发展遇阻的另一原因 。
上述“闪送员”如今已经开起了Uber 。“平均送一单是16块钱,其实算下来并不合适,我开着车进小区得找半天,还得停好车爬上去送到人手里 。”他告诉新金融采访人员,“实际上我就做了半个月 。”
模式争议
资本很看好这种“众包物流”模式 。
今年4月份,人人快递获5000万美元投资,投资方是一家知名的投中后期的基金 。而在2014年11月,人人快递已获得1500万美元A轮融资,来自腾讯和高榕资本 。
然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经营快递业务,应当依照本法规定取得快递业务经营许可 。虽然人人快递声称自己并非快递公司,只是一个信息平台,但无法否认其经营快递业务的事实 。
与国家邮政部门的“模糊态度”相类似,法律和快递业内对于人人快递的看法也并不统一 。
易观国际一位分析师表示,从服务内容、流程环节等各个方面看,人人快递是电子商务信息服务平台 。“人人快递平台本身并不涉及物品的流通和处理,自由快递人与人人快递平台之间也不存在劳务或劳动的隶属关系,因而快递管理办法对于人人快递并不适用 。”
“人人快递并非一个单纯的互联网信息平台,同样也部分参与了快递业务 。”徐勇则这样认为 。
互联网相关领域资深律师赵占领对新金融采访人员表示,目前来看如果网络平台的定位是信息平台,提供信息及信息撮合属于信息中介,从法律层面目前看是比较难以界定它从事了快递业务的 。而对于送件人,则需要分情况看:如果是个人偶发行为,也很难说是从事了经营性业务 。但他也表示:“假设其中有个别没有资质的小型快递企业以个人名义接单,以这样的方式变相规避行业监管或者变相降低行业的入行门槛,则属于违法经营的性质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