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商业活动 七夕抢滩浪漫经济( 二 )


全国主要商圈酒店预订更加火爆,上海南京路、武汉江汉路、南京湖南路、成都春熙路等著名商圈,其周边酒店几乎将要满负荷,客房出租率超过95%,可谓一房难求 。
七夕节商家忙促销,图为北京某商场内的促销广告 。
中新网采访人员 张尼 摄
从“情人节”变全民消费 单身人士也被商家瞄准
虽然七夕一直被视作情侣们的专属节日,但是随着一波波商业促销活动来袭,在“浪漫经济”的带动下,这一传统节日似乎更有点“全民消费”的味道 。
采访人员走访发现,不少顾客都借着七夕节过了把购物瘾 。市民李女士在节前就专门在商场为自己挑选了几款女士内衣,她告诉采访人员,自己并非专门为七夕节购买商品,而是恰巧赶上商家推出折扣 。
“现在网上有不少女装、饰品都在七夕推出促销活动,我会借此机会去淘一淘合适的商品 。”单身的周小姐告诉采访人员,虽然七夕节和自己没什么太大关系,但是今年她还是帮自己和家人在网上淘了些打折的商品 。
传统节日商业化味道渐浓 民众愿意买单吗?
一方面,商家的七夕促销战打得不亦乐乎,另一方面,普通民众对于这一传统节日的过度商业化也有着自己的看法 。
“以前只用在情人节送老婆礼物,现在520、七夕都是节,一年到头都要为买啥礼物伤透脑筋 。”80后李岩接受中新网采访人员采访时抱怨道,今年520他刚刚送妻子一套化妆品,转眼七夕又来了,实在想不出还能送点啥 。
“经济上的支出到不是最大的问题,逢节必买,感觉这些节日的形式已经大于内涵 。有时候想想,父母那代人没有这么多节日,感情基础也没有因此不稳定 。”李岩感慨道 。
正像李岩所说,近年来,七夕节等传统节日被过度商业化受到了不少人的质疑 。早前就有民俗学家指出,七夕节并非“中国情人节”,从传统故事来说,七夕纪念的是夫妻间忠贞不渝的情感,而非一般意义上的“情人”,如今七夕节被过成“中国情人节”,是把七夕节文化庸俗化了 。
不过,即便如此,很多民众对于这样的节日也并不反感 。
“七夕节、情人节、520,这些节日说白了就是给大家找个借口去消费,享受下买买买的乐趣 。”在北京某外企工作的朱小姐告诉采访人员,自己平时每逢类似节日都会和先生出去吃吃饭、逛逛街,不会大过特过,但是会找个小借口犒劳一下自己 。
“其实没必要把节日本身看那么重,就是多一个休闲放松的机会,平时生活节奏快、压力大,偶尔过个节也不错 。”朱小姐说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