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龙门是什么意思 风水中的大门开龙门( 二 )




知识拓展
据史料记载 , 望龙门这片区域 , 从清代至1927年前一直是重庆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 , 清代“川东道台衙门”的驻地就在此辖区的“道门口” 。
1958年 , 主城区设立街道时 , 就依据多年沿袭的习惯 , 在此设立了望龙门街道办 。近年 , 在渝中区菜园坝立交桥下、金燕宾馆左侧石壁上新绘制了一幅大型壁画《山城古韵》 。这幅以重庆著名的九座城门和山城吊脚楼为主题、表现重庆古老历史底蕴和文化沉淀的画作上 , “望龙门”被当作一座城门而“榜上有名” 。看来这个误解流传得还很广泛 , 重庆古城门从来就没有“望龙—门” , 只有一个关于“望—龙门”的美丽传说 。

开龙门是什么意思 风水中的大门开龙门

文章插图
▲望龙门街
旧中国第一个客运缆车工程
“望龙门最辉煌的一页是修建了旧中国第一个客运缆车工程 。”重庆文化名人、《重庆文史资料》副主编杨耀健说 , 1944年7月 , 望龙门缆车工程动工 , 工程由茅以升和杨炀春主持设计和建造 , 缆车道为钢筋混凝土高架栈桥式 。第二年4月工程竣工 , 经过数次试车和改善后 , 于5月16日通车载客 。车道全长178米 , 上下高差46.9米 , 备有客车车厢2辆 , 每辆可容纳乘客50人 , 每小时对开10次 , 日开行12小时 , 日客运量1万人 。
望龙门码头成为交通要道 , 人气最旺 , 这条航线开通也带动了南岸上新街一带发展 。望龙门缆车一直营运至20世纪90年代 , 因修建渝中区滨江路而被拆除 。

开龙门是什么意思 风水中的大门开龙门

文章插图
▲望龙门码头
很久以前 , 长江边住着母子俩相依为命 , 儿子叫阿牛 , 给地主家放牛 , 母亲给人织布 ,  勉强能填饱肚子 。有一年大旱 , 庄稼几乎颗粒无收 , 不少人家背井离乡 , 远走他乡 。阿牛见母亲年岁已高 , 不忍心离母亲而去 , 便忍饥挨饿继续为地主家放牛 。一天 , 阿牛像往常一样放牛 , 四处寻找牛草 , 不知走了多少路 , 翻了多少岭 , 来到一个小山坡 , 突然眼前一亮 , 发现前面一大撮青翠的野草 , 郁郁葱葱 , 长得十分茂盛 。
阿牛欣喜若狂 , 弯腰便割 , 不一会儿 , 就割了满满的一背篼 。阿牛正要起身离开 , 转身看到刚割过的草又长了出来 , 跟没割一样茂密 。阿牛拿镰刀又割了起来 , 等他割完 , 回头一看地里草又长出来了 。阿牛十分惊讶 , 也觉得奇怪 , 他想看个究竟 , 索性把那些草连根拔起 , 果然在草根下发现一颗鸽蛋大小的珠子 , 像夜明珠闪闪发光 , 阿牛高兴地捡起珠子 , 匆匆地往回走 。
阿牛到地主家交了牛草 , 回到家中听到母亲一声叹息 , 正在为没有米做饭而发愁 。阿牛不知道这颗发光的珠子能给他带来什么 , 想起刚才割了的草能很快长又出来 , 如果把珠子放到米缸里 , 是不是也能长出米来呢?他把捡到珠子和割草时发生的事 , 告诉了母亲 ,  母亲点点头 , 他们把珠子放进米缸里 , 结果奇迹出现了 , 一眨眼工夫 , 米缸里装满了白花花的大米 。阿牛不敢相信 , 把珠子放进水缸里 , 很快水满了缸 。日子一天天地过 , 阿牛依旧为地主家放牛 , 只是在邻居缺少粮食时 , 他和母亲总会拿出粮食救济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