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形山风水形图 风水宝地之马形点穴( 二 )



马形山风水形图 风水宝地之马形点穴

文章插图

分部说用法
马形拳步步为营,时时击敌,属重击性拳法,非功大性烈者难用其拳 。它的用法可分三部:第一部为挎击 。野马奔槽既是顾已又破敌之相融性拳法,利用两拳提领,排挡彼来之手 。提领乃提防,貌似以防为主,岂知排挡之中也含击意,因为“提领”为拳头所提,所领,内含提掤之劲,实是挎手,挎乃挎击,如若轻挎,彼手被挎向斜方,若是重挎,则为连挎带击,所以似挎也击,顾中有打 。就只一挎,如果挎到上肢根节,并且力度宏大,对方也会被挎倒在地 。第二部为践击 。挎击中将彼手挎于两侧,彼之胸脯必然暴露无遗,我则趁空而入击其中心部位,犁形膀就是钻其空当的折射拳法,利用肩头痛击彼胸 。彼若不离险阵,我则步不动而变拳法,折射践击性“顶肘”重创于敌 。第三部是跟踪追击 。倘若践击仍不奏效,对方仍欲负隅顽抗出手还击,我则以烈马分鬃法猛冲直进,宜捅则捅,宜扑则扑,该点要穴就点穴,若再以下势分鬃补以上势分鬃,快步不离彼身,必以重击性拳法取胜之 。
分势说特点
【马形山风水形图 风水宝地之马形点穴】综观马形拳,性猛势烈,穷追不舍,时时出手,处处战斗,无往而不胜也 。其特点有三:(1)上下合一,融会贯通 。野马奔槽是膊腿并用之拳法,两膊提领之时,一条腿也同时平抬而起,以冲起劲膝顶彼阴,脚踢彼膝,可谓一马三箭,一举三得,谓之上下合一,融会贯通 。使彼防上不可避下,顾此却又失彼,既倍受重创,又分心扰意,定收意想不到之果 。(2)前后连接,无处不击 。野马奔槽旨在排挡彼手,但不可能一招取胜,然而紧随其后的犁形膀和催胸贯甲却是实打实的跟补拳法,而且是在零距离之内起用中根节武器施以硬招,如此前后连击定然重创于敌 。(3)左右逢源,伺机出击 。烈马分鬃貌似追击性拳法,其实本拳法还是左右旁顾、善毒并举之妙招 。烈马分鬃为中路行径,俗话说的好,中庸则可旁顾 。我以直线进攻,彼必出招顾排,我则可观其拳意改变战术,或以侧击取之,或以掇抛胜之,或以翻掌托击于彼胸,拳法的变幻尽在我中庸顾旁之后 。倘若彼无恶意,我则翻掌推倒,艺中见义即可 。若遇歹人,我则以劲掌捅点彼之要穴,或击其要害,或闭其气血,或伤其内脏,扬我拳威,其谓阵中见艺是也 。(文:曹继植)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