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为什么要如此对待发妻甄宓呢?二人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四 )


其次,甄宓的儿子曹叡即位后,一直对母亲的死耿耿于怀 。
235年,在魏明帝曹叡的逼迫下,郭女王突然暴毙身亡,有人说,她是病死的,也有人说她是日夜惊惧而死的 。
不管死因为何,曹叡想起母亲死时的惨状,下令也对郭女王“披发覆面”和“以糠塞口”,算是替母亲报了仇 。

《资治通鉴》载:帝知之,心常怀忿,数泣问甄后死状 。郭后曰:“先帝自杀,何以责问我?且汝为人子,可追雠死父,为前母枉杀后母邪?”明帝怒,遂逼杀之,敕殡者使如甄后故事 。

曹丕为什么要如此对待发妻甄宓呢?二人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文章插图
5、曹丕这个人心胸狭窄
曹丕跟他的父亲曹操比起来,不管是在治国手段,还是在心胸气度上,都差得远 。
曹操对痛骂自己的陈琳,不计前嫌,委以重用,类似这样的事,曹丕却做不到 。
不仅做不到,曹丕还是一个睚眦必报的人 。
比如,功臣鲍勋曾因依法办事处死了郭女王的弟弟,得罪了曹丕,曹丕称帝后,就找机会把鲍勋杀了 。
陈寿在评价曹丕时,曾委婉地指出:“文帝天资文藻,下笔成章,博闻强识,才艺兼该;若加之旷大之度,励以公平之诚,迈志存道,克广德心,则古之贤主,何远之有哉!”
如果曹丕能再大度点、待人真诚点,那么他离古代贤君,就不远了!
言下之意,真正的曹丕并不是一个大度的人 。
这一点和甄宓有什么关系呢?
关系大了!
正因为曹丕不是一个大度的人,而是一个睚眦必报的人,所以他才会抓住别人的错处不放,才会对一个人恨之入骨 。
那么甄宓到底哪里得罪曹丕了呢?
《三国志》有这样一段话:“黄初元年十月,帝践阼 。践阼之后,山阳公奉二女以嫔于魏,郭后、李、阴贵人并爱幸,后愈失意,有怨言 。”
失宠的甄宓,口出怨言,这才惹恼了曹丕 。
就连甄宓满怀深情写的《塘上行》,在曹丕看来,都充满了满满的怨恨之意 。
“众口铄黄金,使君生别离 。念君去我时,独愁常苦悲 。”
甄宓本想为自己辩解几句,谁知已移情别恋的曹丕,在信中,只看到了一个牢骚满腹的妇人 。
为了不让这个妇人再口出怨言,所以,迷信的曹丕下令对死去的甄宓”披发遮面、以糠塞口“ 。

曹丕为什么要如此对待发妻甄宓呢?二人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文章插图
总结:综上所述,甄宓的死,并不是因为自己犯了天大的过错,而是因为曹丕既用情不专、又心胸不广 。
想当年,曹操去世前,对众姬妾分香卖履,是何等的英雄仗义!
而曹丕竟对自己的妻子刻薄到如此地步,真让人汗颜呐!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