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风水宝地 耒阳黄市镇风水宝地( 四 )


(十一)农耕文化博物馆

衡阳风水宝地 耒阳黄市镇风水宝地

文章插图
农耕文化博物馆建在风景秀丽的德泰隆开发新区,紧邻京珠高速公路,境内有清代名塔“青龙塔”,宏伟而壮观的政府大楼屹立右侧,神农广场敞开胸怀,见证了历史的荣光,静静的耒河从旁边流过 。博物馆由国内“十大名馆”之一—湖南省博物馆的专业设计人员设计,古朴而不失现代风味的建筑风格,体现了耒阳农耕文化的悠远和深邃 。耒阳农耕博物馆布展风格简约明了,突出了历史渊源“神农创耒”主题,见证了耒阳曾经的厚重 。近代农具的演示厅全面地展示了文明故土耒阳农业进化的过程,体现了解耒阳给世界现代农业做出的巨大贡献 。

衡阳风水宝地 耒阳黄市镇风水宝地

文章插图
(十二)盘古庙风景区

衡阳风水宝地 耒阳黄市镇风水宝地

文章插图
盘古庙风景区位于耒阳市郊区上岭村与七岭村交界处,距市区3公里,傍107国道 。相传在盘古山,盘古灵光多次闪耀,金光四射,逐建庙以祀 。盘古庙始建于唐代,1983年重建,1995年后由三宝弟子彭南和接手,开辟成耒阳旅游新亮点 。盘古庙集佛、道教文化与一体,博采众长,融合创新,成为佛道文化的精华代表 。
(十三)凌云塔

衡阳风水宝地 耒阳黄市镇风水宝地

文章插图
凌云塔又名青麓塔,俗称青龙塔,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耒阳知县张应星建 。
凌云塔为楼阁式砖石塔,坐北朝南,七级八楞,中空,通高29米,置于高0.6米的石台基上,台基边长5.76米 。塔各级出檐,檐角飞翘,塔顶置铁质葫芦宝瓶,由下至上逐级渐收 。第一级塔身以红砂石构筑,底边长4.3米,檐高4.1米,余均以青砖砌筑 。第一级四向辟拱券门,南门门额镌“云梯初级”,其余各级辟3门 。同时塔身下面部分施鳌鱼、力士、龙、狮、云气、卷叶纹等雕饰 。塔内沿塔身施夹壁踏步可登各层,外壁辟6个拱券窗 。一、二层塔心室平面为四边形,余为八边形;室顶分别为券顶、平顶和穹窿顶 。
凌云塔建于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距今已近300年,是我省为数不多的始建年代较早的古塔之一 。凌云塔修长挺拔,相对于湘南大多古塔的雄浑敦实,其形制有独特之处,无名氏有联称“塔尖似笔,倒写天下文章” 。其塔心室也形制多样,平面有四边形、八边形;室顶有平顶、券订、穹窿顶;室内地面或木板、或青砖 。凌云塔始建至今,在2002年维修之前,方志未见修葺的记载,基本保持了原状 。塔身上的浮雕如狮、力士等,具有清代前期的风格特点 。各级南门门额,当为始建该塔的耒阳知县张应星题书 。
凌云塔是我省基本保持了原状的为数不多的年代较早的古塔之一,蕴含了大量的历史文化信息,是研究我国古塔建筑的重要实物资料,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
(十四)蔡伦纪念园

衡阳风水宝地 耒阳黄市镇风水宝地

文章插图
蔡伦纪念园是纪念伟大的造纸术发明家蔡伦的重要场所 。园内景观主要由主大门、蔡子池、怀圣台、碑廊、手工造纸作坊、八角亭、蔡侯祠、蔡伦墓等八大部分组成,主次有序,相得益彰,从整体上体现了“弘扬蔡伦文化,缅怀蔡伦功德”的主题思想,因此也成为国内外游人“寻访蔡伦故里,领略纸史文化”的绝好佳所 。
在这里,人们既可流连于碧波荡漾、双月争辉的蔡子池畔(该池为蔡伦回故乡传授造纸术时所开),又可驻足在三国吴时的谷朗碑前,领略我国书法史上由隶到楷过渡期的艺术神韵,还可到蔡伦故宅-蔡侯祠(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追忆“纸圣”传奇的一生,同时也可亲自体验蔡伦古法造纸的乐趣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