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最有影响的50位诗人 唐代最著名诗人有哪些( 三 )


柳宗元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11月28日),字子厚,汉族,祖籍河东郡(今山西省运城市永济、芮城一带)人,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 。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愚溪”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 。
柳宗元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 。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 。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 。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有《河东先生集》,代表作有《溪居》《江雪》《渔翁》 。柳宗元遗族所建柳氏民居,现位于山西晋城市沁水县文兴村,为国家4A级景区 。

盘点最有影响的50位诗人 唐代最著名诗人有哪些

文章插图
柳宗元
孟浩然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世称“孟襄阳” 。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 。
孟浩然生于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修道归隐终身 。曾隐居鹿门山 。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 。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 。开元二十五年(737)张九龄招致幕府,后隐居 。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 。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而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 。
孟浩然的诗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后人把孟浩然与盛唐另一山水诗人王维并称为“王孟”,有《孟浩然集》三卷传世 。
元稹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别字威明,河南洛阳(今属河南)人 。唐朝大臣、文学家 。北魏宗室鲜卑拓跋部后裔,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十四世孙(一说十五世孙) 。
元稹少有才名 。贞元九年(793年)明经及第,授左拾遗,进入河中幕府,擢校书郎,迁监察御史 。长庆二年(822),由工部侍郎拜相,后出任同州刺史,入为尚书右丞 。太和四年(830年),出任武昌军节度使 。大和五年(831年)去世,时年五十三,追赠尚书右仆射 。
元稹与白居易同科及第,结为终生诗友,同倡新乐府运动,共创“元和体”,世称“元白” 。其乐府诗创作受到张籍、王建的影响,“新题乐府”直接缘于李绅 。有《元氏长庆集》传世,收录诗赋、诏册、铭谏、论议等共一百卷 。现存诗八百三十余首 。
李贺李贺(790年—816年),字长吉 。河南府福昌县昌谷乡(今河南省宜阳县)人,祖籍陇西郡 。唐朝中期浪漫主义诗人,与诗仙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后世称李昌谷 。
李贺出身唐朝宗室大郑王(李亮)房,门荫入仕,授奉礼郎 。仕途不顺,热心于诗歌创作 。作品慨叹生不逢时、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反映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社会剥削的历史画面 。诗作想象极为丰富,引用神话传说,托古寓今,后人誉为“诗鬼” 。27岁(一说24岁)英年早逝 。
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 。作为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代表人物,李贺与“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佛”王维齐名,留下了“黑云压城城欲摧”“雄鸡一声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 。著有《昌谷集》 。
王勃王勃(650年—676年),字子安,河津人 。唐朝文学家,文中子王通之孙,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共称“初唐四杰” 。
王勃聪敏好学,六岁能文,下笔流畅,被赞为“神童” 。九岁时,读秘书监颜师古《汉书注》,作《指瑕》十卷,以纠正其错 。十六岁时,幽素科试及第,授朝散郎、沛王(李贤)府文学 。写作《斗鸡檄》,坐罪免官 。游览巴蜀山川景物,创作大量诗文 。返回长安后,授虢州参军,私杀官奴,二次被贬 。上元三年(676年)八月,王勃自交趾探望父亲返回时,渡海溺水,惊悸而死,年二十七岁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