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 36首古代乡村田园诗( 三 )


8.《渭川田家》
【唐】王维
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
《渭川田家》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诗 。此诗描写的是初夏傍晚农村夕阳西下、牛羊回归、老人倚杖、麦苗吐秀、桑叶稀疏、田夫荷锄一系列宁静和谐的景色,表现了农村平静闲适、悠闲可爱的生活,流露出诗人在官场孤苦郁闷的情绪 。开头四句,写田家日暮时一种闲逸景象;五、六两句,写农事;七、八两句,写农夫闲暇;最后两句,写因闲逸而生羡情 。全诗不事雕绘,纯用白描,自然清新,诗意盎然 。
9.《新晴野望》
【唐】王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
《新晴野望》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 。此诗描绘了在初夏雨后诗人眺望原野所见到的田园风光,写出了农民抓住雨过天晴的有利时机而突击耕种的情形,表达了诗人热爱自然、眷恋田园的情怀 。全诗语言秀丽,情调明朗健康,意境清新开阔,紧紧扣住初夏农村雨后初晴的特征,融新晴景象与农民劳作为一体,构成一幅景色优美而又充满生活气息的画卷 。清新开阔的原野,明净无尘的天空,仿佛是这幅画中的大背景 。在这大背景下,乡村前面,较远处有郭门、渡头,较近处有村树、溪口;村庄后面,近处是田野和田外白水,远处是山后的碧峰 。近景、中景和远景,组成了画面的纵深感和层次感 。明亮的白水,碧翠的峰峦,明与暗,光与色配置得和谐美妙 。
10.《桃源行》
【唐】王维
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 。
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不见人 。
山口潜行始隈隩,山开旷望旋平陆 。
遥看一处攒云树,近入千家散花竹 。
樵客初传汉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 。
居人共住武陵源,还从物外起田园 。
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中鸡犬喧 。
惊闻俗客争来集,竞引还家问都邑 。
平明闾巷扫花开,薄暮渔樵乘水入 。
初因避地去人间,及至成仙遂不还 。
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 。
不疑灵境难闻见,尘心未尽思乡县 。
出洞无论隔山水,辞家终拟长游衍 。
自谓经过旧不迷,安知峰壑今来变 。
当时只记入山深,青溪几度到云林 。
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
《桃源行》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乐府诗 。此诗取材于陶渊明的散文《桃花源记》 。诗中将“桃花源”中的云、树、花、竹、鸡犬、房舍以及闾巷、田园等描绘成一幅幅生动形象的画面,表现了桃源中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处处洋溢着人间田园生活的气息 。全诗笔力舒健,从容雅致,通过形象的画面来开拓诗境,充分反映了王维“诗中有画”的特色 。
11.《田园乐·其六》
【唐】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

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 36首古代乡村田园诗

文章插图
《田园乐七首》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一组六言诗 。这组诗表现了作者退居辋川之后与大自然相亲相近的无穷乐趣,同时也集中体现出作者山水田园诗歌创作的艺术化境与归隐自然之后的心灵轨迹,充分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诗歌特色 。红色桃花上点缀着隔夜的雨滴,碧绿的柳树远远望去好像带着早晨的烟雾 。桃花落下,家里的小童子没有打扫 。原来在这样闲适安宁的日子里,谁都忍不住要多睡一会儿 。这首诗很有画面感,读完之后,眼前仿佛出现一幅画卷 。随着画卷的展开,桃花、春雨、绿柳、朝烟、落花、小童都浮现在了眼前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