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打芭蕉是诗人们最最常用的意象 描写芭蕉叶卷的诗词有哪些( 二 )


6. 人与芭蕉一样心,柳如是身为“秦淮八艳”之一的柳如是,是一个非常善于使用景物衬托当事人心情的诗人,这首《人物图册·叶叶浓愁寸寸阴》也不例外:
叶叶浓愁寸寸阴,碧云天末澹疏吟 。
年时忆听同峰雨,人与芭蕉一样心 。

雨打芭蕉是诗人们最最常用的意象 描写芭蕉叶卷的诗词有哪些

文章插图
年时忆听同峰雨,人与芭蕉一样心
“年时忆听同峰雨,人与芭蕉一样心”,我想起,那一年,我们一起在山前听雨;可惜现在我们已经分离了,我的心啊,愁绪不展,就像芭蕉的心一样 。女孩的心,本来就婉转,再加上愁绪,这心啊,就跟芭蕉一样,被叶子层层卷进去,哪里有个倾诉的地方!
7. 戏问芭蕉叶,何愁心不开,张说张说是政治家,就像张九龄一样,喜欢以物喻人,而且都是此中高手 。这首《戏题草树》就是这样:
忽惊石榴树,远出渡江来 。
戏问芭蕉叶,何愁心不开 。
微霜拂宫桂,凄吹扫庭槐 。
荣盛更如此,惭君独见哀 。
“戏问芭蕉叶,何愁心不开”,你就想问一问芭蕉的叶子,是什么忧愁,让你不能舒展呢,不能让你把心打开呢?感觉他像是在问人,是什么样的忧愁,让你愁眉不展,就像芭蕉也一样?更像是在问他自己,是什么让他忧心忡忡,是什么让他把内心深处的想法藏起来呢?
8. 诉芳心、芭蕉未展,陈允平一颗思妇的心,无处诉说,不就像“芭蕉心未展”一样?宋代诗人陈允平的《瑞鹤仙·燕归帘半卷》,整首词 ,主人翁一句话未说,但词人极力地烘托了一个心思无处诉说的思妇形象,让人读之入木三分:
燕归帘半卷 。
正漏约琼签,笙调玉琯 。
蛾眉画来浅 。
甚春衫懒试,夜灯慵翦 。
香温梦暖 。诉芳心、芭蕉未展 。
渺双波、望极江空,
二十四桥凭遍 。
葱茜 。
银屏彩凤,雾帐金蝉,旧家坊院 。
烟花弄晚 。芳草恨,断魂远 。
对东风无语,
绿阴深处,时见飞红数片 。
算多情、尚有黄鹂,向人睍睆 。
先是“燕归帘半卷”,四处呢喃的燕子,都归巢了;门帘还半卷着,似乎在等什么人 。接着说,“正漏约琼签”,“琼签”,漏箭的美称 。已经快漏尽了,天也快亮了,但人还没有到 。人没有来,自然是让她“蛾眉画来浅”,草草化妆,“甚春衫懒试,夜灯慵翦”,甚至连春衫都懒得试了,灯芯也懒得去翦 。
没有人来,就再睡会,“香温梦暖 。诉芳心、芭蕉未展”,在梦里,向他诉芳心,却依然未能释然,依旧芭蕉心未展 。白天,她依然独自一人,“渺双波、望极江空,二十四桥凭遍”,双眼空洞地望着远方,看到江的尽头,二十四桥的栏杆都被她依靠遍了 。“对东风无语,绿阴深处,时见飞红数片”,又见花落 。
一句,“香温梦暖 。诉芳心、芭蕉未展”,如果在梦里都是“芭蕉心未展”,现实生活中就可想而知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