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人口少、县级政区多,这种现象是如何形成的?( 二 )


文章插图
当时猇亭区是由镇升格而来的,并未划入新的政区,所以面积不会太大 。共辖3个街道办,面积118.52平方公里,人口6.9728万人 。
2001年,宜昌县撤县设区,更名为夷陵区 。虽然宜昌县划出了部分乡镇,但是夷陵区的面积依然很大,下辖1个街道、9个镇、2个乡, 总面积3438.9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6万人 。
至此,宜昌市的政区格格局才最终形成,共辖5个区、5个县、3个县级市,共13个县级政区 。
不过由于宜昌市的总人口都只有不到400万人,所以每个县级政区的人口都不是太多 。
宜昌人口不多,为何县级政区数量比较多呢?个人分析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宜昌的各个县其实历史比较悠久,一直都是存在的 。因为宜昌的西部是山区,山高林密、地广人稀,县级政区的设置必须要考虑这个因素,除了人口还要看面积 。

宜昌人口少、县级政区多,这种现象是如何形成的?

文章插图
第二、宜昌的县级政区数量,也是不断扩大的过程,主要就体现了市辖区增加上 。因为在八九十年代,设立市辖区相对比较简单,而且当时不仅是宜昌,襄阳、荆州都新增过市辖区,只不过在后来又陆续的合并和撤销 。
【宜昌人口少、县级政区多,这种现象是如何形成的?】而宜昌市新增的市辖区得以保留,还撤县设区,所以才有了5个市辖区的规模 。不过夷陵区距离宜昌中心城区过远,点军区和猇亭区人口太少,城区就显得很分散,中心区域依然是西陵和伍家岗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