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是时候谈论京东唯品会的合并了( 二 )


目前京东的市值为383亿美元 , 而唯品会为105亿美元 , 唯品会的市销率和单用户价值都要比京东高不少 , 但考虑到唯品会更高的增长率 , 以及高得多的毛利率(25%对京东的10%) , 短期看不算太离谱 。
但更为重要的是 , 唯品会在时尚快销领域的规模和经验 , 有助于京东迅速在该领域站稳脚跟 , 而京东的物流能力也与唯品会构成互补 , 目前后者主要依赖第三方送货 , 履约成本占营收的比例为9.1% , 远高于京东 , 另外京东的活跃用户规模8.3倍于唯品会 , 将提供更多的交叉销售机会 。
而从唯品会方面来看 , 相比阿里巴巴 , 京东可能更具有互补性 , 考虑到京东的大股东腾讯在中国基层社会中的广泛影响力 , 可能还会提供更多的合作空间 。另外 , 通过和京东合作 , 还可能帮助唯品会赢得在时尚快销领域深耕的资本——为了在未来的竞争中获得持续有利的地位 , 一家电商必须建立有竞争力的供应链能力 , 而在这方面仅靠细分业务可能无法和那些综合巨头竞争 。
考虑到现金、独立性和合作目的等因素 , 采用58同城和赶集的模式也许是不错的选择 。而如果京东同时还能加深和巩固与永辉超市的合作 , 后者在生鲜和日用百货领域处于领导地位(特别是生鲜) , 京东目前的不利局面就可能会得到极大缓解甚至扭转 。
不过实现后者的难度可能也不小 , 虽然入股已经开了个不错的局 , 因为永辉去年刚刚引入了牛奶国际 , 股东之间的关系可能是个麻烦 , 但换个角度 , 如果京东能顺带和牛奶国际达成某种合作 , 将会成为意外惊喜 。
但在京东采取有效措施扭转局势之前 , 其股价可能会暂时承受较大压力:新的变局可能使京东的增长放缓 , 并增加在未来面临的不确定性 。
在之前的专栏文章中 , 尹生认为京东的合理市值变动区间是400~500亿美元 , 但当时假设的未来几年年营收增长率为50%以上 , 而新的竞争可能将增长率压低 。加上新增风险因素 , 可能将原来的区间下调20%左右是个谨慎的选择 , 给予320~400亿美元的新合理市值变动区间 。
不过 , 也存在反应过度的风险 , 当苏宁并非集中力量于数码与大家电业务 , 以及拆分物流体系为阿里提供服务时 , 就属于这种情况 。一旦这种情况发生 , 京东的估值会很快得到修复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