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市8个区县是如何形成的 荆州市是哪个省( 二 )


分别是:武汉市、黄石市、十堰市、宜昌市、襄阳市、鄂州市、荆门市、孝感市、荆州市、黄冈市、咸宁市、随州市、恩施自治州 。其中,武汉市属于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之一 。此外,湖北省还有3个省辖市,情况比较特殊,分别是:天门市、仙桃市、潜江市 。
荆州市是湖北省下辖的地级市之一,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在古代历史上,荆州属于标准的兵家必争之地 。在三国时期,荆州市属于南郡的一部分,而南郡则是魏蜀吴三国反复争夺的要地,战略地位非常突出 。在唐宋时期,荆州市又被称为荆南府、江陵府,历史悠久,文化荟萃 。
2021年,荆州市总人口520多万 。2021年,荆州市的GDP总量达到了2700多亿 。非常有意思的情况出现了,无论是人口总量,还是GDP总量,都排名湖北省的第4位 。目前,荆州市下辖了2个区、4个县级市、2个县,合计8个区县,分别是:沙市区、荆州区、石首县级市、洪湖县级市、松滋县级市、监利县级市、公安县、江陵县 。
那么,荆州市8个区县的区划格局,到底是如何一步步形成的呢?众所周知,我国行省制度出现于元朝 。历经元明清三朝几百年时间的调整和细化,逐步形成了内陆各省的基本框架格局 。截止清朝嘉庆皇帝在位时期,湖北省逐步形成了10个府、1个直隶州、1个直隶厅的区划格局 。
分别是:武昌府、汉阳府、安陆府、襄阳府、郧阳府、德安府、黄州府、荆州府、宜昌府、施南府、荆门州、鹤峰厅 。清代荆州府是湖北最富庶的地区之一,棉纺织业是该区域最重要的手工业,棉布已成为广泛流通的商品 。当时,荆州府下辖了7个县,分别是:江陵县、公安县、石首县、监利县、松滋县、枝江县、宜都县 。
1912年,统治了200多年的清朝灭亡以后,我国进入了军阀混战的复杂时期 。湖北省地理位置重要,各地军阀反复争夺,对各地经济造成了很大的破坏 。一转眼到了建国初期,随着大规模战争的基本结束,我国进入了战后重建、发展经济、恢复生产的阶段 。在湖北省各地,陆续组建了各个专区、地级市 。
荆州专区组建以后,下辖了8个县,分别是:荆门县、京山县、钟祥县、天门县、潜江县、公安县、松滋县、江陵县 。1951年,湖北省的沔阳专区被撤销以后,原本下辖的沔阳县、监利县、石首县等3个县,划入了荆州专区管理 。50年代前期,在部分乡镇的基础上,荆州专区组建了洪湖县 。截止这个时候,荆州专区合计下辖了12个县 。
1958年,在湖北省新一轮的区划变迁中,沙市地级市被降级为县级市,划入了荆州专区管理,荆州专区下辖了1个县级市、12个县 。60年代末期,全国所有的专区更名为地区,荆州专区更名为荆州地区,具体管辖范围不变 。70年代末期,我国进入了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各省的各个地区,陆续开始了区划调整 。
鉴于实际发展的需要,1979年,荆州地区下辖的沙市市,第二次被提升为省辖市,脱离了荆州地区的管理 。同一年,荆州地区在部分乡镇的基础上,组建了荆门县级市,下辖了1个县级市、12个县 。在八九十年代,随着荆州地区各个县的持续发展,几个县被陆续撤销,调整为县级市 。
1994年,荆州地区被撤销,与沙市地级市合并,共同组建了荆沙地级市 。原来的沙市市、江陵县被撤销,组建了沙市区、荆州区和江陵区 。同时,原荆州地区的部分县,划入了其他兄弟城市管理 。再加上外围的松滋县、公安县、监利县、京山县、钟祥县级市、石首县级市、洪湖县级市,合计下辖了10个区县 。
不过,这样的区划格局仅仅维持了2年时间 。1996年,荆沙市地级市更名为荆州地级市 。荆州市下辖的京山县、钟祥县级市,划入了荆门地级市管理 。1998年,荆州市的江陵区被撤销,重新组建了江陵县 。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荆州市的持续发展,城区面积进一步扩大,城市人口进一步增加 。2020年,监利县被撤销,组建了监利县级市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