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合成和半合成机油的区别哪些不同?半合成机油到底是什么?( 二 )


实际上很多车友都觉得这时BP在钻漏洞,但真是这样么?只能说SAE早期制定的标准太过于不严谨,同为矿物质的天然气人工化学改变分子式称合成,那么石蜡基基础油通过化学手段改变分子式凭啥不能叫合成?当然在SAE调整合成机油的定义后,严谨的说市面上已经不存在半合成机油了,甚至连矿物质机油也不存在了 。

全合成和半合成机油的区别哪些不同?半合成机油到底是什么?

文章插图
从此也就由过去的狭义合成机油(PAO、酯类)逐渐向着广义合成机油过渡(2+类、3类以及3+类基础油) 。所以现在哪位车友在机油瓶上看到“矿物质”、“半合成”字样?而是以“合成技术”、“合成”来取代,以至于连蓝壳、速霸都开始标全合成 。一点问题都没有,因为的确是合成的 。至于全合成是美孚在与嘉实多博弈失败后,面临广义合成取代狭义合成的尴尬局面,为了区分自己产品的优异性能而不得已而为之 。但结果是大家纷纷效仿 。

全合成和半合成机油的区别哪些不同?半合成机油到底是什么?

文章插图
嘉实多与美孚的第二局较量在第一局的“合成形式”博弈中,美孚输得彻彻底底,而第二局博弈则是针对性能方面的比拼 。结果就是嘉实多以三类基础油辅以新一代添加剂(配方)的合成机油在性能上丝毫不比美孚pao加老配方的合成机油差,至此机油领域中为Pao独大的时期结束,基础油的高低已经不能完全代表机油的性能 。当然在极寒条件下Pao依然碾轧众生,但并不是所有汽车都在极寒条件下运行 。
在这之前主流观点皆认为决定机油性能的是基础油而非添加剂,但这次博弈后添加剂得到更高程度的重视,或许各行各业最终都离不开“科技与狠活” 。可以说现如今使用新配方添加剂的广义合成机油的性能远比20多年前的狭义合成机油更好 。至此合成、半合成乃至于矿物质这类词汇已经不能用于区分基础油,而更多是在反应机油的性能,比如黏度指数、倾点等等 。
若比较某一品牌的顶配全合成、全合成、合成、合成技术机油,黏度指数一定是曾逐一降低,而倾点则是逐一升高 。所以如今这些名词能证明的仅仅是机油的性能,而没办法用来区分基础油了 。如3类基础油,它是个大范围、也可看作是通过某类技术而制备的基础油,它的性能可高、可低(比如蜡去除得越彻底,越耐低温),高级别的三类基础油配顶极添加剂性能堪比Pao,而低级别的三类基础油视作矿物质机油也没问题 。

全合成和半合成机油的区别哪些不同?半合成机油到底是什么?

文章插图
采用GTL技术制备的3+类基础油之前说的2、3类基础油都属于石蜡基,也就是利用加氢处理、异构脱蜡、加氢精制去改变原有的分子状态 。但GTL技术则是用天然气合成蜡(费托合成蜡),也就是说此时的蜡并非石油中的石蜡,而是利用天然气人工合成的蜡 。之后再利用三类油的制备方式加氢异构成基础油 。如上图所示(图中的石蜡是错误的,氢气+甲烷经费托合成的蜡已不再属于石蜡范围) 。

全合成和半合成机油的区别哪些不同?半合成机油到底是什么?

文章插图
如上图所示关于关于费托蜡的解释,可以说费托蜡是典型的合成蜡,那么以合成蜡为原料的基础油算不算合成机油?算不算全合成机油?答案是肯定的,以GTL技术生产的基础油只能是合成机油 。道理很简单,原料都是100%人工合成产物,那么以费托蜡生为原料所制备的基础油凭什么不是全合成?这就是“广义全合成”的实际意义 。
所以在当年嘉实多与美孚间的博弈取得胜利后,合成、矿物质机油的界限模糊,如果按照刻板的解释那么除了1类基础油,其它类基础油都可算作合成油 。但1类基础油早就不同于乘用车领域了(二类油都少见,现在三类基础油消耗量最大),也就是说现如今乘用车所能使用到的机油皆在“广义合成机油”的范畴内 。那么还有矿物质机油么?还有狭义的半合成机油么?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